r>    杨若晴又语重心长的开导刘氏。

    刘氏看着杨若晴,然后认真的点点头。

    “晴儿你说的在理,往后我会主意的,家丑不外扬,先前我是一时没忍住才多说了俩嘴,主要,主要还是讨厌那个余金宝!”刘氏说。

    杨若晴点点头,“嗯,事情都过去了,如今春霞也回到了荷儿身边,往后好好照顾春霞,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不要去管别人咋看,咋想,你说呢?”

    刘氏用力点头,脸上也再次露出了笑容。

    “还是跟晴儿你一块儿待着舒服呀,啥事儿都能往好处去撸顺了,人也过的精神。”

    面对刘氏的熘须拍马,杨若晴只是摇摇头。

    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烦闷困扰迷茫低落的时候。

    就好像以前看过一句话,虽然有点文青,但是细想却也还算有道理。

    成年人的世界,夜晚缝补千疮百孔的心,待到天明,又将全新满血的复活,迎接这个世界。

    缝缝补补,日子一天天就过去了,遗忘那些不美好的,留下的都是阳光灿烂的回忆,这才是活着的真谛。

    “这个话题翻篇了,前面就到老张家了。”

    杨若晴抬手指了下。

    刘氏顺着杨若晴指着的方向望去,可不已经到了老张家的院门口了么!

    “哈,这院子里果真晾着小孩子的衣物和尿布呢,看着还真就像那么回事哈,晴儿你说是不?”

    杨若晴点头,“是的,这样看起来就真的像一个完整的人家了。”

    之前那么些年,张有福一个人守着他瘫痪在床的老娘过日子,娘俩这院子破败不堪,三间低矮的茅草屋子土坯房。

    如今娶了廖梅英,张有福把屋子重新修缮了下,茅草拆掉了,换成了瓦片。

    门口的院子也整理过了,如今,院子里养着鸡鸭,晾衣杆搭在院墙上,上面晾晒满了大人小孩的衣物。

    灶房的烟囱里正飘出鸟鸟炊烟,珍儿手里捧着一只小碗正坐在灶房门口吃饭。

    灶房里传来锅碗瓢盆的声响,还别说,咋一眼看过来,真的跟以往的气象不同了。

    “张有福,在家不?我和晴儿过来串门了!”

    刘氏刚到院子门口就吆喝了起来。

    杨若晴扭头叮嘱她:“四婶你上门小点啊,屋里的产妇和孩子指不定在睡觉呢!”

    刘氏立马捂住自己的嘴,眼睛里都是歉意和笑意。

    她大嗓门惯了,搞忘记了。

    珍儿第一个看到了刘氏和杨若晴,小家伙端着碗站起身,往前走了几步,接着又停下,隔着一段路望着。

    “咋啦?这是不认得四奶奶还是咋地?过来,四奶奶抱抱!”

    刘氏弯下腰去,朝珍儿拍了拍手。

    珍儿看到了杨春霞,他犹豫了下,转身就往跑。

    刚好张有福从灶房里出来,珍儿撞到了张有福的大腿上。

    “珍儿,痛不?当心点啊!”

    张有福赶紧弯下腰来仔细检查珍儿的脸,发现孩子没啥事,张有福松了口气。

    这才直起身,跟已经走进了院子的刘氏和杨若晴这打招呼。

    而珍儿呢,则躲到了张有福的身后,露出一双怯怯的眼睛去打量同样躲在杨若晴身后,也露出一双怯怯眼睛的杨春霞。

    两个孩子在互相打量,而大人们也在攀谈。

    打完了招呼,刘氏打量着张有福这腰间挂着的花围裙,忍不住笑了。

    “我说张有福,梅英坐月子,你就偷她的花围裙戴,这不地道呀,哈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