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我的目的是在五年之内利用富实康解决五十万以上就业岗位。”

    五十万就业岗位?

    这是何等的气魄啊!

    林女士和诸位银行代表一脸动容。

    张伟道:“我记得我家和国家一起合作研发芯片技术,暂时晶圆已经研发出来了吧?”

    他们五个人显然多多少少了解一点,农行的吴书记道:“嗯。”

    张伟侃侃而谈道:“正巧诺基亚方面有自己的芯片技术,我可以让国内的科研人员过去学习一下,然后把芯片从诺基亚剥离出来,和国内成立一家股份制度的芯片制造,前提是我能占百分五十的股份。”

    众人都看向林女士,她犹豫了一会,“我会和上面说一下,应该没什么问题。”

    肯定没什么问题。

    这可是芯片技术啊!

    如果张伟不愿意拿出来,谁都没有办法,他愿意拿出来,明显是想交换一些有利的东西,至于什么东西其实大家都很明白,自然是建立所谓的股份制银行背后的东西。

    以前的张氏家族已经很牛逼,但还没牛逼到和他们谈条件的地步,只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张伟成为世界第五大粮商,再加上旗下各种企业对中华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可以说,他有资格谈条件了,不仅仅是有资格,还能占据优势。

    说完这些张伟拿起小圆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不说话了。

    林女士和其他人对视一眼,再次问道:“还有吗?”

    张爱国已经不是当初的庄稼汉,浸淫商业多年,他练成了一身城府,反问道:“还有什么?”

    张伟笑眯眯看着众人。

    林女士没立刻说话,靠在椅子背上紧锁眉头,似乎在想要不要说条件,半响后,她才道:“我记得张先生您是静海人对吗?”

    “对。”张爱国道。

    林女士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那您是不是该为家乡做点奉献?”

    张爱国道:“什么奉献?”

    “是这样,97年的时候,江省交通厅和静海市市政府达成建立一座跨江大桥的预可行性研究,然后在两个多月前,交通部完成了对这所大桥可行性研究行业评审,上面的意思问你有没有兴趣投资一下。”林女士缓缓道来。

    张爱国想否决道:“造桥对于我来说没……”

    张伟急忙拉了一下父亲的衣角,接下去说道:“预算多少钱?要我们以哪个公司名义投资,并且投资多少钱?”

    这可是苏通大桥啊!

    他怎么都没想到苏通大桥项目原来早就有了各种研究,如果自己能够参与到这个项目当中去,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不仅仅利益关系紧密在一起,更主要能够刷足名声,当然了,投进去的钱肯定能回来,因为一旦大桥建立起来会有收费站,钱不钱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苏通大桥能给家乡带来什么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张伟设想过这个可能,只不过银龙鱼发展壮大到这个地步都因为交通原因,并没有让家乡发展的达到预期,现在机会摆在眼前,他怎么肯错过?

    后来马运厉害不厉害?

    肯定厉害啊,但是他在外面和国内的影响力不见得比富实康董事长郭太明强多少,为什么?还不是因为郭太明能养活几十万工人,就连美帝都各种招揽,让郭太明去投资。

    若是参与到苏通大桥上面更甚,虽然没有直接养活几十万人,但是间接影响整个苏北的经济,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地位?那是一种何等恐怖的影响力?

    一般人理解不了,张伟能够明白,可以说,若是自己参与到苏通大桥建造上面去,并且持有一定量的股份,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之前公开骂东瀛人被追责的事情,可以说,只要不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