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相比李渊,李破这方面就做的不够好。

    李破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他都少有跟人谈天说地,畅论古今的兴趣,酒色之上也都很节制,远不如李渊父子那样雍容大气。

    所以他和臣下们的距离就要远一些。

    就连封德彝也说了,臣下们见皇帝的时候大多都在太极殿中,商谈的自然都是政务,乍一让他们作诗娱乐一下,各个表现的都像没头苍蝇一般,弄的场面很是难看。

    其实就是在隐约的指出,这事的根子上不在于臣下,而在于君王。

    当然了,不管李破自己听没听进去,都不会有多少改变的迹象,因为李破到底和自小出身世族的李渊父子不同。

    接人待物上没什么问题,可与人畅谈古今,吟诗作赋的活计李破真干不了,比如说有人抛出一个古人或者典故来,李破知道还成,若是不知道,那可就尴尬了不是?

    当世之人的学识和后来人的学识几乎没有可比性,当世的才干之士出口便要引经据典,这要是被后人当面听到了,就算你懂他在说什么,也没法接话,一接你就得露馅。

    多说上几句,人家立马把你视为不可为友的粗俗之辈,之后你跟人说话人家都懒得搭理你了,因为大家的知识点不在一个位面上。

    ……………………

    所谓露巧不如藏拙,这么多年下来李破已经深通此道,除了一些心腹和比他还比如的大老粗,他从不跟文学素养强的一皮的人对坐论道。

    反正他当了皇帝了,也没人敢于相强,就算如此,朝臣们的奏章其实还是越来越直白,大家心里想的什么,不问自知。

    ……………………

    所以自李破登基以来,宴饮群臣的次数屈指可数,上次稍微放飞一下自我,闹的群臣还很不适应。

    此时两仪殿中,丝竹声声,歌舞阵阵,宫人们扭动着柔软的腰肢,先上了一支采桑舞。

    当年张云智为讨好于他,就让家姬献上过此舞,只不过中间出了岔子,弄的张云智有点灰头土脸。

    采桑舞为劝助农桑所创,正合八月十五丰收之际,以此作为开头,无疑显示出了皇帝重视农事的意愿。

    宫中的舞者自然不是张云智家里七拼八凑的家姬可以比拟,衣着黄绿,时做采桑之态,身姿曼妙,动作灵巧,神色欢悦,连没什么艺术细胞的李破看的都很专注。

    一曲舞罢,宫人退下,众人尽多赞语。

    宫廷舞乐向来是京师乃至于天下时尚的风向标,同时也是当世艺术的最高准绳,就这一支采桑舞,不久之后可能各家府邸当中自娱自乐或者待客时就会成为必备曲目。

    向来好为人师的中书侍郎岑文本找到了机会,先是赞赏了歌舞的精湛,然后又给大家普及了一下采桑舞的由来。

    众人不管知不知道,都是捧场的点头赞许。

    殿中的气氛渐渐热烈了起来,臣下们趁着中场休息的时候,相互敬酒攀谈,俨然进入了社交节奏。

    接下来是一支绿腰独舞。

    这是魏晋时期创作的舞蹈,专供贵族们欣赏,又称袖舞,是软舞的一种,以衣袖飘飞,腰软如枝著称,后来收入宫廷,在前隋时成为了宫廷歌舞的必备节目。

    一女独入殿中,身姿如柳,长袖轻挽,轻轻一礼,眉目顾盼间,满身风流,众人道貌岸然的尽都端坐于位,只是说话的声音却渐渐没了。

    李破端详了一下,嗯,不认得,遂只随意的摆手,示意可以开始了。

    乐声再起,叮叮咚咚,节奏舒缓。

    女子双袖一垂,不等云袖落地,便轻轻一跃,大长腿在空中伸展的又直又开,长袖一下便甩在空中,之后就再未沾地,衣袂飞舞,身体几如无骨,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