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晚了的话,好位置都被他人占了去,到时岂不悔之晚矣?
宇文歆说的有道理吗?那太有道理了,现在是谁先回去谁。
占便宜,李破这个皇帝即便是为了做给旁人看,也不会亏待了这些从龙之臣的。
等到再过上几年,怕就不是这个情况了。
所以在皇帝面前答对起来,宇文镬就比较从容。
皇帝说什么是什么,他自己不用表态,只听皇帝安排即可。
和他预计的也差不多,镇守朔方的大军这两年是不会动的,刚刚把北五原拿回来,也需要朔方的大军作为支持。
而且榆林马场的重建之事,也要落在他的头上。
另外修一条出塞直通榆林的驰道也提上了日程,这条路只要一天没有修通,就算突厥把北五原送给大唐,大唐对那里也没办法形成有效的控制。
塞上江南,经营的好了才叫塞上江南,如今这个情形,哪有半点江南的样子?
李破有心按照马邑的模式来经营,哪天大唐的力量积蓄的够了,那里也许就是大唐北上的桥头堡。
如今北五原的九原城则是大唐和突厥市易之所在。
一些大唐的商人在凉州跟西域商人交易之后,并不会选择回程,而是经凉州去到九原再跟突厥人交易一下,看看有什么收获,然后再南下长安。
而商人们若是无利可图,他们是不会选择兜这个圈子的,突厥贵族们非常喜欢西域的货物,尤其是西域女奴,往往开价比长安的贵族们还要大方。
相比之下,长安那边用银宝进行交易,就让货物的价值比较平稳,商人们不能从中得到太多暴利,自然就会倾向于跟突厥人先交易一拨再说。
反而是从西域来到大唐的商人不会那么麻烦,有的会直接在张掖或者凉州完成交易,富有冒险精神的,会深入大唐腹地,承受一定的商税和风险,把货物运送到长安来买卖。
到了元贞七年这个时节,西边的商路已经有了繁盛的迹象,商队渐多。
只不过突厥人西征的话,对来往于丝绸之路上的商队而言,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所以李破和阿史那杨环约定等突厥人西征结束之后,还要会盟一次,其实主要就是重新商定与西域的来往通商之事。
…………
宇文镬和薛万均两人,一个在灵州,一个在朔方,共同维护着大唐西北方向的安宁,一些朝廷政策也需要他们来执行,所以回京述职之日可谓是遥遥无期。
和宇文镬谈说之际,宇文镬的姿态让李破很是满意,于是打算回京之后晋升一下宇文镬的爵位。
毕竟朔方不算是什么好地方,在这里驻守其实是个苦差,需要安抚一下功臣之心。
而对于宇文镬来说,也非常感激皇帝的信任和厚待,不管兄长怎么叮嘱,他打心眼里是不愿意回京的。
他年岁到了点上,回京之后可能就再也无法出外任职或者领兵,只能在京中养老,那不是常年在外的他愿意过的日子。
…………
回程之上走的就没有来时那么快,路线上也和来时不太一样,李破选择绕了一段路,去看了看西边的沙漠和戈壁。
在沙漠边缘一路南下,风***来的时候大的多,遭了不少罪,却也见到了不同的风景。
李破可没有什么治沙之心,他只想瞧瞧这里的状况,好做到心里有数,大致上就是个体会民间疾苦的过程。
当皇帝的人,世人所谓荣华富贵对于他来说已是平常之事,久了的话很容易便会忘记一些事情,即便他以前经历过困苦的生活……
从榆林到长城这一路上,李破走的都是人迹罕至之处,卷着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