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李仲文,用后来人的眼光,那就是标准的文人领兵,乃兵家之大忌,可在如今,却再正常不过。

    人家李仲文乃当年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弼的孙子,李密的叔叔,标准的出将入相的种子选手。

    而在李破这里,已经隐隐划分出了文武间的沟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区别会越来越明显。

    不说其他好处吧,这么做一定是有利于政治架构上的稳定的。

    可以说,此间种种,已经让并代两州,在大业十四年冬天的寒风中,隐隐焕发出了生机。

    更为重要的一点则是,整理户籍,丈量土地,分发田亩等事,从李破入主代州之后,就一直在实行当中。

    这显示出了他予百姓以休息的决心,到了大业十四年秋天,代州已经收了一茬秋获。

    不论多少,这都是一个喜人的开端。

    大业十三年的大旱,在李破的努力下,艰难的度了过去,到了大业十四年秋天,整个代州粮荒的局面,在李破种种手段之下已经彻底成为了过去。

    准备逃亡的人们,重新整理起了庄稼,牧养起了牛羊,准备作乱的家伙们,也老老实实拿起了锄头以及放牧用的鞭子。

    从大业八年开始飙升,最后已经上了天的粮价,迅速回落。

    代州各处小打小闹的山匪,流民,纷纷回归乡里,李破用无数从云中草原夺回来的牛羊和在幽州取回来的粮草,安定住了代州的民心。

    相比那些制度啊,用人啊,军律之类的事情,其实这才是李破实打实的功绩。

    实际上,这一年代州人口暴增之外,各处仓房府库,以及牧场,充盈的都有点过了头儿。

    而一直看上去已经没了多大作用的钱币,在这个冬天也重新变得金贵了起来。

    粮价一旦回落,影响那可不是一点半点,物价整体上从云霄顶端猛的砸了下来,以物易物的原始方式,马上就被抛到了一边儿。

    铜钱这种一般等价物的便利之处,也立即便显现了出来。

    其实,到了此时,铜钱一旦开始大规模流通,在大隋的土地上也就象征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复苏了。

    马邑,一顶顶帐篷布满了苍水两岸,这是准备在苍水岸边筑城的人们。

    马邑太守王禄和驻守云内的元朗,都送来书信说筑城诸事,都已准备妥当,就等明年开工了。

    雁门的宇文歆这个冬天可没闲着,除了向王氏求亲之外,他传信晋阳,请求李破再铸钱币,以替代开皇五铢钱和大业白钱。

    别说宇文歆为人如何,这无疑是个有着才干的人,他眼光十分准确。

    铜钱开始流通,他就已经察觉到了问题。

    雁门府库中铜钱不多,战乱也让雁门治地内的钱币大量流失,尤其是大业白钱,许久不用之下锈蚀非常严重,也非常的脆,使用多了吧,钱面越来越薄,上面的字迹也迅速模糊,于是人们都不怎么愿意使用。

    而明年,雁门用钱的地方将越来越多,用粮食和牛羊来代替的话,对于如今的雁门官府而言,也会非常不划算。

    按照宇文歆的话来说,就是重新铸造钱币,已是当务之急。

    当然,这也是因为如今代州三郡只有雁门的人口最多的缘故,钱币一旦开始流通,雁门官府立马就察觉出了不对。

    当然,这同样是隋帝杨广留下的烂摊子之一,他发行的大业白钱和开皇五铢钱相比,就是粗制滥造的产品。

    在使用几年之后,人们就对这种钱币产生了抵制,很多商家都不愿意收取这种白钱,看着光鲜,却不易保存。

    好吧,这件事可不是什么小事儿,李破也有点蒙,铸钱?

    之前好像有人提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