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肃宁县已经好久没来过上官巡察了,上一次还是前年同知过来。

    这一回,听说知府大人亲来,城中士绅都是高兴,不劳衙门派人通传,就相约今日一起来城门恭迎了。

    颜良对这些士绅也不敢多摆官架,因为这些人当中不乏有功名在身,且有几个还是致仕回乡的官员。其中在任官做的最大的是工部主事。

    虽为父母,风评却重。

    这风评也可称为官评,由地方士绅评定,广而播之。

    官员多惧风评,因为官场上下盘根错节,稍有差错,便前程尽失。

    风评甚佳者,可一步登天。

    如那常熟知县杨涟,吏部举全国廉吏第一,尔今便入朝做了户科给事中。

    吏部又是凭甚评了那杨涟全国第一?

    还不是地方风评。

    又有诸多官吏,治任一方,独断专裁,对士绅诸多刁难,结果风评恶劣,以致轻则丢官,重则入狱。

    这风评,可捧人,可杀人。

    换言之,得了地方士绅肯定的人,前途便光明。被地方士绅否定的人,官道便多坎坷。

    颜良一外地人在肃宁任官,家中无后台,朝中无奥援,在任七年,迟迟不能挪窝,自是不敢再坏了风评,得罪地方士绅,要不然,恐一辈子都只在知县任上打转。

    故,对一众士绅,颜良和颜悦色,竭力做出亲民姿态,与他们有说有笑。

    不少士绅向颜良求个情,说道家中哪位至亲家中甚贫,唯靠田产过活,如今朝廷征地,大势所趋,不敢不从,但补偿方面县里是否酌情斟定。

    对此,颜良没有当场答应,而是说道等忙完这段再做商议。

    这就是做官的诀窍了。

    众士绅心中有数,这位县尊,倒不是个狗官,但也不那么甘于清贫。

    征地这事,又非圈定一处,统一规划,而由地方调整,这内中,可活动的地方便多了。

    左右卖个人情,至于这人情值多少钱,众人心中自己去秤便是。

    聊完征地的事,又有人提起知府大人要接见本县神童一事,问颜良是哪家子弟声名传进了知府耳中,让整个肃宁县脸上都有光。

    颜良知道这些人消息灵通,笑道:“不瞒诸位,本县也很想知道我肃宁神童是谁,只是本县也不知。”

    “噢,县尊也不知?”

    士绅们惊诧,有一人道:“莫非是潘学忠?”

    “潘学忠已是秀才,又入国子监,乃是俊杰,如何还是神童。”另有士绅认为不可能是潘家的那个宝,因为古往今来,能被称为神童的,多是未得功名的儒童。有了秀才功名,那叫才俊,不叫神童。

    因为不知道是哪个神童,众士绅便自然而然的说起了他们眼中肃宁真正的才俊潘学忠起来。

    “听潘家人说了,今届乡试,潘学忠要回乡赴考,看来,时隔多年,我肃宁总算要再出举人了。”

    潘学忠是颜县主持县试时亲自录的第一名,又是提学点的案首,不但是他,陈知府那里也对潘学忠赞赏有加。这次潘学忠入国子监学习,便是颜良拍的板,将肃宁唯一的名额给了他。

    要是这次潘学忠真的能乡试得中,会试有名,那对颜良而言,可是一桩大大的好事。吏部考评,钱粮刑名固然为重,教化方面更是重要。

    每年有多少蒙生进学,又有多少考上秀才,县里有多少社学,用于教育方面的钱粮投入等等,都是考评的细节。

    肃宁是穷县,不比江南湖广,只要能有学生考上举人,便是一笔政绩。风评再好,不升也得升了。

    颜良相信以潘学忠的才华,乡试定能高中,心情大好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