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道对那幸存的一名侍卫道:“拦住他!”说完,便迈着沉稳的步伐,一步步向前走去。那名侍卫立即拔刀,对李鱼虎视耽耽。李鱼轻轻摇头,对着苏有道的背影大喊道:“先生,已经迟了!”

    苏有道没有回头,只是挟着伞,一步一个脚印:“大丈夫在世,便当以天地为鼎炉,以众生为薪禾,干一个轰轰烈烈,做出一番大事业来!若不能轰轰烈烈而生,便轰轰烈烈而死,又如何?”

    风雪中,苏有道的身影一步步走远,背后,只留下笔直的、深深的一串脚印。

    李鱼没有理会那持刀侍卫,只是凝视着苏有道挺拔的背影。

    山坡上,李绩凝视着山下,沉声吩咐:“准备进攻!”

    “呜~~呜~~~呜~~~”

    苍凉的号角声响起,李绩的大军开始调动起来。

    半个时辰快过去了,现在明显又有太子的说客赶来,李绩必须在侯君集的心理上再压一副担子。提防李绩因为这位说客的到来,再度改变主意。

    “来人止步!止步!”

    青华山,一片皑皑之中,忽然传出声嘶力竭的喊叫声。

    山上的李绩军之所以没有大队人马下来,就是因为此处已在青华山守军的弩箭射程之内。这边发生的事情,虽说营中的人听不清说话,却也已经看明白了,但他们喊出的却是“止步!”

    显然,侯君集已有决断,他不想再和太子的人有所接触。

    曾经信誓旦旦,如今若叫太子的人到了当面,未免心愧颜惭。

    苏有道听到了,但脚下既未停下,也未加快,仍旧稳稳地一步步向前走着。他必须做最后的努力,其实他已知道,就算侯君集能被他说动,这时也没机会改天换日了。

    但……若就这么偃旗息鼓,他不服!

    而且,如果侯君集这厢轰轰烈烈作上一场,太子的处境反而会更好一些,很可能因此得保性命。而这场谋乱若是悄然而灭,太子的下场就唯有一死了。

    矛盾么?政治就是这么的奇怪。齐王李佑也是反了,如果他早早接受皇帝书信的劝抚,进京投降,必能保下一命。可他偏要在作死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那就只好让他死了。

    而李承乾不行。

    他是太子!

    他是继李佑之后接踵造反的。

    这层身份,这个先后,就注定了他没有活路。

    悄无声息,是死!轰轰烈烈,也是死!

    但轰轰烈烈,可以天下与闻。苏有道为太子争取的,就是这个天下!

    天下之大,难保不会出现什么变数。

    如果长安城下一场血战,必能惊动宇内,那时候皇帝需要考虑的就太多了,天下贤达中,也未必就没有人为了成全皇帝的父子之道,出面保下太子。

    所以,苏有道完全可以一走了之,凭着他所掌握的,活得非常好。

    但他宁愿选择这条死路,只为太子求一条很渺茫的生路。

    只要能让他走进青华山,他就有把握说服侯君集。

    该说什么,他已打好腹稿。

    “立即止步!否则放箭啦!”

    营中传出声嘶力竭的大喊,但苏有道不为所动。

    他在赌,赌侯君集犹未决定,那他就不会放箭。

    营中箭楼上,侯君集正肃立着,望着远处白皑皑一片中那个渐行渐近的人影。

    “将军,你看!”

    旁边的将领突然指着一个方向,紧张地喊叫起来。

    侯君集扶着箭楼,向那方向看去,茫茫雪野中,仿佛一张张移动的地毯,李绩的大军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