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尖气的大叫,“祥瑞应该交与何人,上天早有定数,曹操强抢祥瑞,触怒了上天,所以圣上手中的祥瑞也不肯发芽。”

    冯太监兄弟大喊大叫一阵,又退回汉献帝身边,冯斌给汉献帝揉着肩膀,“皇上,这曹操确实该死,太师他一心为国,皇上是圣君,千万不能辜负太师的一片忠心啊。”冯国则给汉献帝锤着大腿,“皇上,这蔡邕一直在为那曹贼说好话,肯定和曹贼有什么勾结,请皇上治这蔡邕的罪。”

    康鹏满意的点点头,想不到这俩个太监还真有点用处,以后可以好好利用。蔡邕却面如土色,冯太监兄弟的话无意中戳到了他的痛处。只有汉献帝为难了,他毕竟上小孩子,无法明辩是非,只得将目光转移到他颇为信任依赖的太傅马日郸身上,看他是什么意见。

    马日郸是五名辅政大臣中最为中立的一派,心怀也最是坦荡,他虽然觉得曹操确实有罪,可是要诸侯讨伐曹操,势必又要引起一次天下大乱,这是马日郸最不愿意看到的。马日郸咳嗽一声,正准备劝康鹏放曹操一马,以和为贵。可康鹏突然自言自语的轻轻说道:“如果不讨伐曹操也好,圣上也可以集中精力修建宫室了,老臣全力支持。”

    康鹏的声音不大,正好被马日郸听见,马日郸这下傻眼了,他已经明白董卓献宫室草图给皇帝的目的,如果辅政大臣反对讨伐曹操,那董卓就全力支持献帝修建宫殿,再加上冯太监兄弟在旁边煽风点火,那新建宫殿的事十有**要弄假成真,使献帝失去民心,进一步削弱汉室威严。

    马日郸权衡再三,还是咬牙道:“皇上,老臣觉得太师言之有理,曹操恶行累累,是该除此国贼。”马日郸心说,与其让皇帝胡闹,不如让董卓去攻打曹操,再说曹操也确实有罪,不算冤枉他。还有那祥瑞的事,说不定真是因为他强夺祥瑞,才让上天降怒,使皇上手中的祥瑞不肯发芽的。现在只有让着董卓一点,将来才能再次从董卓手中弄到神种种子。

    马日郸发话了,朱携和董承也明白他的苦心,也出言赞成,满朝文武除了蔡邕和伏完之外,也一致认为董太师言之有理,是该给曹操一点教训,都恳求皇帝下诏讨伐曹操。蔡邕和伏完虽然全力反对,可言微力薄,再加上冯太监兄弟在汉献帝耳边煽风点火,很快,汉献帝颁下明诏,给曹操定了一个应该诛灭满门的反罪,明令天下诸侯讨伐曹操,并且按康鹏的指示,加封孔融为兖州刺史。

    汉献帝的诏书颁下之后,康鹏当即命令吕布为前部先锋,张绣为副先锋,领兵一万前往汜水驻扎,待再进大军到后,一起攻打曹操。并且派人把汉献帝的诏书传布天下诸侯,令天下群起而攻之。

    康鹏发布命令的时候,蔡邕和伏完一直在偷偷擦着头上冷汗,好不容易等康鹏把命令发布完,俩人正要请辞,康鹏突然又对蔡邕说道:“岳父,兵出不能无名,你是天下第一大儒,麻烦你书写一篇诏文,将那曹贼的罪行一一书明,也好让天下人知道,小婿这次是替天行道,代替上天惩罚曹操。”

    蔡邕满头大汗,本想拒绝,可吕布和张绣已经有意无意的靠近他,伏完也被马超和庞德盯上,康鹏武将的举动被满朝文武看在眼里,都是大吃一惊,都明白这俩人要倒霉了。

    看到康鹏那冰冷的目光,蔡邕无奈,只得当朝写了一篇诏文,按着康鹏的意思,将曹操强抢神种的事臭骂一顿,什么其心可诛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什么的全部给曹操戴上,好在蔡邕是大儒,没有象陈琳那样把曹操的祖宗十八代都骂到,不过也差不了多少了。

    蔡邕写完后,康鹏扫视一遍,交给鲁肃找人誊写多张,张贴到各乡各地去,以董卓军的宣传力量,相信能在规定的时间里轻松传播到洛阳周边,以配合后期的行动。康鹏又冷冷道:“皇上,没什么事的话,那老臣告退了。”汉献帝早就希望退朝了,一是他看到康鹏那张‘帅’脸就害怕,二是冯太监兄弟给他服用的丹药又开始发挥药效,只想去找宫女发泄。现在见康鹏发话,马上宣布退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