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专门负责老人家的饮食起居,纪忆这学期不常回来,自然不熟悉。

    季成阳临走前录的那档节目,首播的时候她在学校,今晚刚好是重播。

    晚上十一点,保姆擦着桌子,最后收拾着房间的时候,她拿遥控器拨到那个台。电视屏幕里有坐在小高座上的主持人,话筒就放在嘴边上在一个个介绍嘉宾。这个访谈节目她看过几期,嘉宾都是西装革履地上节目,唯独季成阳的这一期,他和其余两个被邀请的前辈都穿得很舒适随意,一看就不是高端的精英,而是常年跑在外边的驻外记者。

    季成阳的眼睛很亮,穿着黑色的上衣和运动长裤坐在沙发上,就能让人想到一个特别咬文嚼字却很形象的词“玉树临风”。

    “我听说你在读书的时候,是全美大学生射击比赛的冠军?”主持人看他,“在战场上有没有碰到过特别危险的情景,需要拿枪自卫?”他摇头:“没拿过枪,有时候那些士兵会提供枪支,一般我们都只接受防弹衣,别的不能碰。”

    “为什么?”主持人自然了解背后的原因。

    但为了观众的兴趣,总要将话题引导的越发有趣。

    季成阳在笑:“战地记者从拿起枪的那一刻就不再是记者,不再受保护,这是默认的准则。所以就算是最危险的环境,我们都要克制自己自保的恐惧感,我们唯一拿的东西只能是相机而不是武器。”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让人感觉特别热血沸腾,说不出是什么原因,就有这种莫名的人格吸引力。保姆也听着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停下手里的抹布,看了几眼电视,笑着说:“这小伙子可长得真好,爹妈也舍得他一直往打仗的地方跑?”

    纪忆笑,继续看屏幕里的季成阳。

    这是理想。他的理想。

    五月录制的节目,屏幕里是两个月前的他……现在一定不是这个样子了。高考前他给自己打长途电话的时候,还在低声笑说自己找不到充电的地方。“已经几天没有刮过胡子了,我自己摸着下巴颏都有些刺拉拉的,”季成阳当时在电话里是这么说的,“下次回来,让你摸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