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兵工厂是四月份新建造的,规模虽然不大,地位却非同寻常,因为它是大明朝第一家拥有机械加工能力的兵工厂,说是机械加工其实有些言过其实了,紫金山兵工厂也就两台水力钻床而已。

    而且紫金山海拔不高,山中小溪水量不足,只有每年四到六月的丰水季节才能使用这两台水力钻床,好在这只是试验『性』质,王朴也不在乎那么多,一旦试验成功了,再找个水资源充足的地方兴建大型兵工厂也不迟。

    钻床车间里,两台水力钻床的主轴以及固定在主轴上的钻头正在绞轮的带动下飞速旋转,因为没有轴承,只能让主轴与固定基座进行滑动磨擦,发出的声音非常刺耳!

    水力钻床的主轴和钻头是由下往上安装的,与水流连接的绞轮隐藏在地面以下,在钻床上空还竖起了一个三角支架,支架上装有与地面垂直的导轨,可以带动滑座上下滑动,需要钻孔的枪管就被固定在滑座上。

    两个磅圆腰粗的工匠拉住伸出滑座两侧的把手,以全身的重量使劲往下拉,飞速旋转的钻头就一点点地旋进了固定在滑座上的枪管里,钻头与枪管内壁的磨擦声更加刺耳,还有刺鼻的焦铁味弥漫在空气里。

    另外一个工匠正不停地往钻头和枪管上浇水,以免钻头和枪管被烧焦。

    这两台水力钻床是宋应星根据王朴的提示设计,并且亲自监工制造的,到现在已经试用了两个多月,加工速度果然比人工钻孔快了许多倍,人工钻孔要一个月才能钻好一根枪管,可一台水力钻床一天就能钻好一根枪管,加工速度整整提高了三十倍!

    而且水力钻床钻出来的枪膛明显比人工钻出来的枪膛要平直!

    不过,王朴这次来紫金山兵工厂却不是冲着水力钻床来的,而是冲着宋应星刚刚研发成功的后膛枪来的。

    所谓后膛枪是和前膛枪相对的。

    前膛枪的火『药』和铅弹得从枪管的前端塞进枪膛,再用通条压到底部,这是个很费时间的技术活,在没有发明纸壳弹之前,最熟练的老兵每分钟也只能开两枪,有了纸壳弹之后,速度才有了极大的提高。

    后膛枪的纸壳弹就不再是从枪管的前端装填了,而是从枪管后端装填,好处是装填更加迅速,而且不必站起来用通条把弹『药』往枪膛里压了,这样一来,士兵就能趴在地上装弹,持续『射』击了,这极大地提高了火枪兵在火枪对『射』中的生存能力。

    相对后膛枪,前膛枪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扫盲:公元1545年(嘉靖二十七年),明军在收复被葡萄牙人侵占的双屿战斗中,俘获了一些善于制造火绳枪的日本人及枪支,由马宪、李槐等人学习了制造火枪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研究改进,于嘉靖三十七年造出了“比西番尤为精绝”的火绳枪,称之为“鸟嘴铳”,即鸟枪或鸟铳。

    鸟铳枪管用熟铁打造,重约12斤,有准星、照门,安装木托之上,鸟铳口径在9~13毫米之间,枪管长度在90厘米~150厘米之间,最大『射』程可达300米,有效『射』程超过100米,这个有效『射』程不是吹出来的,玩过民间火铳(也是滑膛枪)的读者就会知道。

    有些读者总喜欢把无知当成真理,说什么火绳枪的『射』程只有45米云云,事实上明代的造铳工艺是相当精良的,远非后来的满清所能比拟,满清入主中原之后,明代的造铳、铸炮、造船工艺完全中断,科技倒退了足足三百年!

    至于大明边军所使用的鸟铳、火铳『射』近程,威力小,容易炸堂,实战中完全压制不了建奴的弓箭,则完全是因为官场腐败造成的,工部官员为了中饱私囊,以次充好,把鸟铳的管壁做得其薄无比,能不炸膛吗?

    但这跟明代的造铳工艺无关!】

    宋应星研发的这支后膛枪口径只有10毫米,比火枪队使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