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

    不单这样,这一家子对儿媳妇的要求可不是一般的高,他们那个大儿媳妇可是县城的人——当然,人家能乐意嫁过来,也是因为他们家大儿子有出息,已经在城里站稳了脚跟,还分配到了房子的关系。

    至于他们小儿子,那也差不到哪儿去,同样有一份县城的工作,分配到房子也是早晚的事儿。

    大家私下讨论,估计他们家的小儿媳妇也会从县城找,哪知道这一家子居然看上了欢喜。

    “这事要不要跟二伯说一下?”冯淑华犹豫道。

    宋三柱想了想道:“我明天去说一声吧。”郑荣先家的条件真心不差,他家儿子也出息,关键这一家子虽然过日子有些过度节俭,但也没见他们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再有他们家有一个好处,玉广萍曾经说过,以后两个儿子去城里,他们并不会跟着去,而是打算住在乡下,种点菜养点鸡,也能给两个儿子送去一些。

    冯淑华闻言并不意外,她也觉得这个亲事靠谱。郑荣先的两个儿子,一个比一个长得好不说,而且都会来事,为人性格也不差。而且……作为一个女人,她对儿女亲事的看法和丈夫有些不同。至少她觉得,一个好婆婆有时候比一个好丈夫还要重要。

    而整个宋家庄,别看玉广萍算不上是个好脾气,但她无疑是个好婆婆,平日里和旁人家争吵是一回事,却是从来没跟儿媳妇有过争吵。反倒一些对外性子好的婆婆,对着儿媳妇却是恶声恶气的。

    而玉广萍,对外像一只老虎,对着家里人却是好极了,从来不为难儿媳妇。

    便是为着这个,她也觉得可以考虑一下。

    更何况,欢喜嫁给其他县城的人可能还要被看不起,觉得她高攀,但郑荣先家不同,大家都是一样的出身,谁也别看不起谁。

    果然,第二天,宋三柱就赶去跟宋二柱说了这事。

    宋二柱惊讶之余却是有些为难,郑荣先家的条件方方面面都好,就有一点,离宋家庄太近了。他本心里是希望欢喜能嫁远一点的,倒不是他舍得闺女,而是……有那么一对亲生父母,要是离得近了,那欢喜铁定这辈子都躲不开那两人的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