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李靖迎了回去。

    李靖在岛上待了十余日,和杜伏威相处的很好。

    嗯,这是他自己以为的,实际上则是,杜伏威已经巴不得这厮快些领兵去倭国,再要待下去的话,杜伏威恐怕就要觉得这厮就是上岛来跟他争夺兵权来的了。

    因为李靖过于实在,在熟悉了一下百济的山川地理之后,开始给杜伏威出起了主意,并劝说杜伏威把姓扶余的百济王族都搜出来,交给新罗人处置。

    战略战术上指手画脚也就算了,竟然还出起了如此歹毒的主意,让杜伏威一下起了戒心,他不知道这是李药师自己想出来的主意还是皇帝的意思……

    如果李靖不是国丈,杜伏威的家小又都在京师,以后还指望着端好大唐的饭碗,人家都有心把命心腹让他在海上出点事故什么的了。

    ………………

    李靖犹自不觉,在半岛上显了显自己的聪明才智,便开始准备率领大军渡海去倭国。

    他的准备工作做的还是那么充分,他和杜伏威以及麾下众将仔细商量了一下,又把倭国降人叫来,仔细的询问倭国的政军等事,还有就是倭国的地形。

    他在半岛之上用了数日,完善了一下倭国的地图,对此战的战术进行了极大的改动。

    什么稳扎稳打,军事冒险才是李靖的用兵风格。

    本来唐军的计划是向东北方向,先攻打倭国最北端的虾夷诸部。

    虾夷诸部是岛上土人,和倭国主岛的和族不是一个民族,和族兴起之后,把虾夷人赶到了倭国列岛的北端,虾夷人在这里生活了下来,把这里称之为虾夷地。

    他们曾经在南北朝时期向中原朝贡,并得到了册封。

    到了倭国飞鸟时代后期,他们才成为了倭国的属国,所以说在这个时期,倭国并没有真正的统一列岛。

    北边的虾夷,南边的筑紫岛上,都有着一些部族并不视倭人为同族,只是在外人眼中统称他们为倭人罢了。

    其实情况和中原的商周时期差不多,岛上是以和族为主导,其他部落为附属形成的一个部落联盟。

    而在倭国的飞鸟时代,和族在岛上获得了一定的正统性,和族朝廷也在极力的扩充着这种影响力。

    只是想要统一各个主要岛屿,把列岛上的人们打造成一个整体,他们还力有未逮。

    虾夷无疑是倭国的弱点所在,这里的人们和中原曾经有所往来,而且人少地多,选择此处为唐军的登陆地点,在之前看来是非常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