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我应该算一个,刚才我在这里,看着台下的诸位,让我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在几年前,对于导演这个行业来说,年轻就是缺点,几乎没有哪家公司,没有哪个投资方愿意投资一个新人导演的片子,在座的各位想必已经和很多家影视公司、投资商面前碰了壁。”

    作为年轻导演中的代表人物,唐安24岁单独执导,还是在十年前那个时代,对这方面有更多感触。

    台下这三三十个人也都默然不语,他们大多数都是三十岁左右,这个年纪对导演这个行业来说,肯定不太让人相信。

    大多数也都给许多影视公司递过策划书和剧本,无一不是石沉大海,要不然也不会来这了。

    现在影视行业越来越大,人才缺口也更大,有能力、有资历的早高升了,各大影视公司的编审部门负责初审的,大多都是文学方向专业毕业不久的毕业生,90%的项目在他们手上就被刷下去了,到不了决策者手上。

    唐安这话让他们又想起了一次次被拒的境遇,被那些影视公司编审部门一些20多岁的外行人拒绝。

    年轻是劣势,要么有关系,要么项目被一层一层提交到影视公司高层手上,最后被看中,否则就只能慢慢熬,等运气了。

    不过有着唐安、宁昊这些一飞冲天的先例在,他们倒也没有对这个行业失去信心和耐心。

    唐安也不是来给他们泼冷水的,他转而说道,“但那是以前,现在的影视行业最看重的要素是资本、故事、年轻人,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就像世纪初华国电影市场进入古装大片的时代,国内上映的影片类型因为那次变革焕然一新。

    而现在,十年过去了,古装大制作开始退出主流大片的舞台,各大公司基本上没有了制作古装大片的计划,反而是爱情、喜剧、青春怀旧这些没有大场面,更注重故事性的电影不断崭露头角。

    这正是年轻人应该具备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锐意进取的才华......”

    一说一大段,众人净看着他一个人说了。

    好不容易唐安说完,关金鹏开口了。

    他轻咳一声,说道,“唐导说的很有道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优势,思维更符合如今的潮流。”

    但是,导演是一个严格的岗位,你得为整个剧组负责,需要熟悉剧组的每一个环节。

    我记得第一次做导演是28岁,1985年,在香江来说也是一个年轻导演。以往香江电影圈是六七十年代,还是一个学徒的时候,不管是做哪一个行业,哪怕是换一个灯泡的,你都要跟一个师傅,你才能做起来,后来再带一个徒弟出来。

    那个时候在香江电影圈如果你跟圈内任何人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亲戚朋友关系,很难进入电影圈,很难让你有发挥得机会。

    以前学徒你要做导演的,你起码要跟着几个导演做十年的场记,然后再做副导演,做副导演10到15年,才有机会做导演,40岁的导演都算是年轻的了,所以大家也不用灰心,你们还年轻,还有时间去学习。”

    还年轻,还要多学习,这就是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了。

    虽然这话也没说错,但是纵观香江八九十年代,但凡有点名气的导演,那一个不是在三十左右就独立执导,甚至就已经成名了的。

    而且这些新人类似的话都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不由自主地就有些反感关金鹏说的,只是不敢表露出来而已。

    他们有不少专科出身,心比天高,天老大我老二,怎么会听得进去。

    再说了,这个新导演计划就是为了选拔“天才”导演。

    圈内是缺导演,但是不缺庸碌无为的导演,要来有何用。

    电影节是要找缺少机会的有能力的人,再说了现在不是上个世纪,真要是四五十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