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正途。

    再加上今天下雨,整个通城县都仿佛进入了梦乡,除了青楼与赌场还在正常营业,大街上的店铺就没有开门的。

    “大人,有暗号,我们锦衣卫有据点在前面。”廖强脸色苍白,满是疲惫的开口道。

    王旭微微点头,锦衣卫监察天下,基本上所有城池都有锦衣卫的据点。

    一般来说,像是这种下等县城,通常由一位小旗,带着七八名普通锦衣卫负责。

    要是上等县,负责人就是总旗,人数也会升到十几人。

    跟随着暗号指引,王旭一行人很快找到了一家车马行。

    古代出行不便,一般人家养不起车马,车马行便应运而生。

    就像现代的租车体系一样,这也是一块大市场,每天人来人往,一点都不显得眼杂。

    在锦衣卫的体系中,粮米店,客栈,镖局,青楼,车马行,是用来掩护身份最多的行业。

    有这些行业打掩护,不但利于收集情报,而且也是锦衣卫创收的一种。

    要不然,全天下那么多锦衣卫,全靠朝廷拨款的话,早就被朝廷大臣给骂散了。

    咚咚咚...

    “谁啊?”

    “老家来到贵客,快点开门。”

    大门打开,穿着蓑衣的看门老头一瞧,目光立刻眯了起来。

    外行人看不懂,他们内行人还能看不懂吗。

    一位挂着金牌的千户,一位挂着银牌的百户,五个挂铜牌与铁牌的总旗和小旗,随便拎出一个都比他们车马行的大当家官职高。

    “呦,贵客里面去,我们大当家刚睡下,我这就去叫他。”

    别的人不好说,能给车马行守门的门房,绝对是个老锦衣卫。

    看着他七老八十的样子,王旭微微点头,从驴上下来往里面走:“叫你们当家的起来,在准备点热乎的饭食,御寒的衣物与姜汤,我们今晚就在这休息一夜。”

    一边说,王旭一边往里走。

    车马行的规模不大,马车有五六辆,驴车七八辆的样子。

    一进门是个宽敞的大院,院子中停着马车,左面是马棚,右面是宿舍,中间还有一口水井。

    一阵鸡飞狗跳,车马行的大东家,也就是驻守通城县的锦衣卫头目,连鞋都没穿,披着件衣服就出来了。

    一些住在车马行的伙计,听到外面有动静,纷纷推开窗户往外看,还有人小声问道:“大东家,出什么事啊?”

    “问什么问,锦衣卫的老爷要用咱们的车,你们谁是想去啊?”大东家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看着是在开口训斥,实际上是给王旭几人的到来找了个理由。

    一听是锦衣卫的人,伙计们纷纷紧闭门窗,生怕没事找事。

    中年人扫了眼左右,快跑两步来到王旭身边,抱拳道:“通城县锦衣卫卫所,小旗夏志磊,见过大人。”

    这个大宁朝,与历史上的明朝有几分相似,没有那些动不动就下跪的戏码。

    王旭扫了眼夏志磊赤着的脚,不管这人真是急的连鞋都没顾得上穿,还是做样子给他看,这都是一个有心人。

    “给我们准备几间客房,我有话要对你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王旭也不至于在一个素未平生的小旗面前装威风。

    “大人,这边请...”夏志磊低着头在前面领路,很快将王旭几人带到了客房中。

    走进客房瞧了瞧,环境还挺不错,不比那些客栈的上房差。

    满意的点点头,王旭在客厅的主位上坐下,其他人则在他身边分站两侧,开口道:“本座,是前来福州上任的千户王旭,这次过来一是借宿,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