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些习俗及风土人情。

    张静安要求她的台词必须要自己亲自吐词,所幸江瑟当初有在帝都大剧院学习的经历,她的台词功底不错,也能代入人物感情,念台词的时候字正腔圆,并没有含糊不清,加强了她的感染力。

    但除此之外,张静安还希望她在电影正式开拍的时候,语气里能一些老上海人的感觉,所以她必须要在这三个月时间里,至少要将上海话学个六七分。

    江瑟非常的忙,每天的课程排得很紧。

    张静安的剧本中,对于唐靖的设定是个养在名流之家的富贵千金,柔弱而纯真。

    但是这种设定,搬到电影中时,便不能靠简单的两句话去说明,张静安在工作上一丝不苟的强迫症,在此时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除了剧情里唐靖的身份是从绑匪口中说出来之外,他还要江瑟演出那种感觉,上海的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课,张静安特意为江瑟安排了老师。

    江瑟的基础并没有张静安想像中的差,钢琴及一些礼仪规矩,她原本就有在学,且功底扎实。

    她的气质出众,优雅的感觉很有那种出身原本就不差的名媛淑女的感觉,最难得的是她的气韵,不是名牌珍宝堆砌出来的华丽,反倒像是经得起推敲,沉淀后的优雅与内敛的感觉。

    这也是当初张静安在《北平盛事》中看到她时,颇感惊艳的原因。

    花了将近半个月时间,原本应该一个月半学完的课程,江瑟花了二十多天便已经学完了,且成效不凡,大大节约了剧组的时间,倒令张静安原本预计在十月初开机的计划考虑提前一些。

    八月初的时候,江瑟已经在学习上海一些传统工艺,上海话已经说得有模有样的。

    而这会儿,小刘带着冯中良的嘱托,也赶到了上海。

    他到上海之前,冯中良提前已经跟江瑟打了招呼的,她最近比冯中良还要忙些,张静安要求她在学习期间一心一意,《一线生机》的开机时间已经确认提前到了九月上旬,冯中良是好不容易打通了她的电话,说明了小刘要来上海的原因。

    虽说不知道为什么爷爷会这样急切的想要将田黄石雕刻好,还如此重视她的意见,但小刘要来,江瑟仍是特意打电话向张静安请了半天假,准备接待帝都来的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