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苏联如果要往远东调兵,时间从原来的半年,缩短到了三个月。北水南调的工程难度更高,说不定还是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苏联和美国的实力仍然在缓慢的拉近,按照美国的计算,苏联的经济应该在美国的百分之八十四,当然如果比较钢铁、纺织、石油、煤炭这些和战争相关的工业。苏联已经超过了美国。这其实并不是多么难以理解的事情,本来的历史苏联也在这些指标上先后超越了美国,只不过在这个历史时空超越后领先的更多而已。

    在基洛夫级战列巡洋舰服役和基辅级航空母舰的先后服役之后,苏联红海军成了真正的大洋舰队,同时第一艘光荣级巡洋舰刚刚下水,苏联红海军已经远远超过了帝俄时期的俄罗斯帝国海军,没人再敢说苏联的红海军实力不济,如果现在美国海军团消失的话,苏联红海军一天就能让英国皇家海军成为历史。

    苏联仍然在战略进攻当中,只不过还需要同时消化已经得到的成果,所以看起来不如前几年这么咄咄逼人,但只要苏联消化完目前的成果,实力必然会更上一层楼。

    克里姆林宫中,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兼最高苏维埃主席勃列日涅夫默然不语,脸上闪过一撕愤怒之色,自从去年解除谢列平的职务之后,很长时间他都认为自己已经没有绊脚石了。

    比起三年前勃列日涅夫的身体更差,这么说不是很准确,那个在一边趴着睡觉的国家安全总政委,似乎看起来精神头还不如他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

    去年在要解除谢列平最高苏维埃主席的会议上,谢洛夫和乌斯季诺夫因为这件事进行过争辩,第二天谢洛夫没有上班,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月,再次上班的谢洛夫似乎已经淡忘了这件事,实际上从齐涅夫的调查中,谢洛夫似乎第二次中风。

    第二次中风?勃列日涅夫当然知道那是什么滋味,当年在蒙古还是谢洛夫反应快救了自己,知道这件事的勃列日涅夫暗叹,没想到这位年龄最小的中央主席团委员,竟然成了另外一个科兹洛夫,虽然后者从来都承认自己有病。甚至连谢洛科夫长久调查发现的第一次中风病例都销毁了。

    因为两人都曾经两次中风,勃列日涅夫才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反正他已经完全在中央主席团建立了优势,就让谢洛夫和柯西金一样,到了年龄退休也就算了。有些老迈的勃列日涅夫有些忘记了,谢洛夫按照最早的退休标准,也要十年之后。

    “尤拉,谈谈中越战争的看法。”见到周围的中央主席团委员都争论不休,勃列日涅夫有些心烦意乱,老人都喜欢安静他也不例外。不得不叫醒睡的正香的总政委。

    缓慢的把眼镜摘下来,谢洛夫有些晕乎,不是他本人就喜欢在中央主席团会议上睡觉,完全是他这个没有度数的眼镜戴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晕晕乎乎的。

    直勾勾的看了所有人一眼,谢洛夫缓缓开口道,“抱歉,昨天工作到太晚。”

    勃列日涅夫点点头,暗道一声真能扯淡,你天天早早回家,绝不再卢比杨卡多呆一分钟,开口道,“我们都明白,尤拉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是这样的。”这话也没错,绝大部分的时间中总政委同志都很懒,但是一旦发生大事,也能见到开始连续工作视察很长时间。

    “当初我说有这种可能,没有人理我,现在已经没办法了,按照一九六二年的经验,中国很快就会减少就收的撤军。”等了一会谢洛夫缓缓开口道,“乌斯季诺夫同志是准备在蒙古边界组织演习?又不能真打,演习有什么用?五个月前,我说在蒙古进行核战演习,你们没一个相信我。”

    “我当然不能同意,你要动用真的核弹进行突击演习,可能会激化矛盾。”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摇头道,“你以为只有我自己反对么?这里就没有一个同意的。”

    你们要是同意了,我就反对!当初就知道自然有人反对,他才提议用核弹,反正只是打打嘴炮,当时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