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的树冠中。分明也传出笑音:“其实不只是他们,有很多人都这么问,只是我全都不记得了,只是对这个问题有印象。他们问我:“青老,以你的修为,为什么不去修炼化形之术?””李珣眨眨眼,忽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堂堂宇内七妖中资格最老的大妖魔,竟然不通化形之法,只能以草木为介质与人交流,这事情说出去。通玄界的修士大概要掉满地的下巴。

    为什么呢“看来,你也很好奇。”青帝遗老的态度越发亲切,似乎己不把他当成外人,妖凤和青莺游山玩水、悠游卒岁?为什么插翅飞虎吃斋念佛,自甘清苦“又为什么百幻蝶隐身各宗,收集法诀,乐此不疲?明白了他们为什么那样,也就明白了我为什么这样。李道友,你明白么李珣苦笑摇头。

    青帝遗老却不急着回应,而是悠悠道:“世人求仙,首重长生。道友以为,长生易否?”“还算容易。”李珣想到此界修士。最次的也有数百上子的寿元,答案相当明显。

    “由长生而飞升者几何?”“万中无一”何以至此“这个……机缘心性根丹缺一不可,哪有每个人都三者兼备的道理?”“机缘可以寻觅、心性可以磨练、根骨亦有诸多脱胎易形之法,如何不可兼备?”老爷子你跟我抬杠是吧!李珣一时间哭笑不得,又不得不回答:“这些都太过缥缈,并无定数。”“不对。既然此界修士均可长生,一年不成可用十年、!一年不成则百年、其后千年万载。总有能齐备的时候。到时自然可以飞升。”李珣什么茫然心思都被青帝遗老的怪话给打散了,他想笑却又憋得难受:“天底下有几个能让您老爷子这样,几可与天地同寿……呢?”老榕树的枝叶摩维出笑音:“不能飞升上界、不能驻形水存,只是假长生,而非真长生。天下能真长生者几稀,真一境的修士勉可算得。其余人等,不管是百载千年,时候一到。依然是骨肉化灰。如何能算长生“对假长生者而言,既然要长生求仙,便没有后退的道理,只是仙路遥遥,尽心竭力,也末必能一跃而上,而一步踏错,就是万劫不复。故需心无旁鹜,什么意马心猿,务必勒紧箍住,一切行事,说是在求仙道,其实仍是求存罢了。

    真长生者则不然。能踏入此境界者,距登仙飞举不过是一步之遥,不灭法体己成,刀兵水火不伤,又寿纪久长,内外之力均难损毁。故而上苍打下三千六百年之大劫数,鼓一切孽障业火,时时相逼,前后相迭。

    “能过一次,过不得两次、三次,唯有离世飞升,方可回避,所以,世间修七不管修为如何高绝。驻世超过三千六百年者,少之又少。”李珣想到了鬼门湖中,舍身与魔罗喉同归于尽的阴老太婆,那是他唯一见过修行超过五千年的老怪物,最后结局,也令人扼腕。

    “在这些真长生者之中,我们这些妖魔鬼怪,又有不同。凡生为妖魔者,天生异于常人,普通修士数月数载便可筑荃,我们却往往需要成千万年的积累,才能初窥修遒门径,且修行途中各类劫数,也要严苛得多。

    “不过,一旦成道,对于天劫之类,抗力就强上许多,所以我们动辄驻世几万年,还大大长于旁人。严格来说,道友血影妖身大成之后,已具备无上天魔法体,当属于我们这一类。”幸fill如之。

    李珣算是打趣,也找到了些被认同的满足感,心情倒是又好了点儿。不过他不明白,青帝遗老说了这么多,与之前的问题有什么相干“当然有相干。既是长生有真有假。双方行事,自然也要有所不同。”青帝遗老慢吞吞地回答:“假长生者,心态如履薄冰,修行时似万芒在背,稳重的循规蹈矩、意恐行差踏错;急躁的狂进猛取、惟俱追之不及。总体而言,他们却是有章可循、有路可行的。

    “因为,有真长生者在他们上头,仙道缥缈,路途尚远,头上的目标却是实实在在。真长生者,则立于此界修士的最顶端,其上仅有茫茫天道,余者几不足虑,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已经无有定式“也许以往的经历仍然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可重要的是,如何在自我与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