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下咽。

    和粮食年年大丰收的后蜀不同,后周由于粮食产量严重不足,屡屡需要外购,所以有着极为严格的榷酒制度,也就是酒类由官府专卖。

    在这开封城内,除了顶级权贵开的酒肆之外,一般的民间酒肆,只可能提供浑浊的黄酒,而绝不可能有十分浪费粮食的精酿白酒出现。

    “唉,原本可以去最好的聚德轩。只是,我最近和张永德闹得有点撕破脸皮的感觉,我不好意思再带先生你去。”赵匡胤细心的发觉,李中易很少动筷子,显然吃得不香,就赶紧做了解释。

    李中易微微一笑,说:“元朗兄,我一路行来,发现这开封的酒肆非常之多,可惜的是,竟无一家上档次的酒肆,实在是遗憾呐。”

    “是啊,是啊,喝了先生家里的玉液香后,再喝这些鸟酒,简直难以下咽啊。”慕容延钊嚷嚷过后,忽然突发奇想,“元朗,你不是和榷酒的那帮子人很熟么,不如帮着先生搞个‘酒户’吧?”

    赵匡胤笑了笑,说:“只要先生愿意,这有何难?”

    “那就多谢元朗了。”李中易等的就是赵匡胤的这句话。

    说实话,主要是大周的酒类有专卖,李中易又是初来乍到,除了赵家兄弟和慕容之外,别无人脉。

    瓶儿提前把很多铜钱,换成了金银,虽然在开封兑换的时候,可能会损失一部分,这也总比全都白扔了强得多。

    换句话说,李中易如今的手头上,并不缺少发展商业赚钱的启动资金。如今,赵匡胤利用特权,帮他补上了所需的官府特许,那也就是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不论哪朝哪代,要想办到特殊的事,就需要特殊的渠道,人脉、钱脉和权脉,缺一不可。

    “先生,你可知陛下为何让你去管逍遥津?”赵匡胤瞥了眼吃喝正欢的赵匡义和慕容延钊,小声问李中易。

    李中易夹起一筷子莴苣笋,微微一笑,说:“出兵打仗,最缺的是什么?”

    赵匡胤毫不迟疑的说:“后勤补给,粮草弓弩,驮马民夫。”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李中易咽下嘴里的莴笋,接着解释说,“中原还未统一,北方的蛮夷又一直虎视眈眈,十余万精锐禁军,需要大量的物资和钱财来养活。”

    “可是,这些年来,我大周几乎年年征战,草民们几乎没有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所以,陛下当前最缺的就是钱粮,而不是再增加几十万精锐的虎贲。”李中易其实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破,也不敢说破。

    李中易隐隐觉得,柴荣一直对他有所忌惮,暂时不太可能再让他掌握兵权。

    想想也是,李中易在短短的数月之内,居然把一群乡下的土包子,训练成了战力惊人的虎狼之士。

    不管是谁当了皇帝,身边有这么一位掌握重兵的狠角色,有可能睡得安稳,睡得踏实么?

    其实,李中易也没想过一到大周就可以带兵打仗。说句心里话,如果不是被柴荣逼急了,他宁愿一辈子就窝在这繁华的开封城内,做做生意,收藏一些美女,小娃儿满院子的乱跑,多爽?

    既然,柴荣不许李中易再碰兵权,那么,李中易很自然的就想到了要抓财权。

    大周禁军再是勇敢顽强,没有天量的钱粮支撑着后勤,只会越打越穷,越打国力越衰竭。

    在李中易看来,以柴荣的耳目之灵通,应该早就知道他在蜀国卖酒的旧事,恐怕是想试探一下,他捞钱的本事吧?

    总之,不管柴荣怎么想的,李中易要想保持对皇帝的适度影响力,就必须在柴荣的眼皮子底下,干出一番捞钱的大事业来。

    休假十日,李中易转遍了开封的各大集市,对于畅销的手工制品,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数。

    为了避免打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