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进城去了。杜如晦在林中捧着一卷《论语》,正摇头晃脑的诵读。
“杜大哥,我爷爷去哪儿了?”
杜如晦转过身,笑呵呵的回答说:“郑翁说要去城里请工匠,晌午要营建竹舍。”
“唔,那我去学舍了!”
“不送……”
杜如晦说着就转过身,捧着论语继续诵读。这家伙,真是越来越不把自己当外人了。弄的好像他是这竹园的主人,而自己只是匆匆过客。郑言庆苦笑着骑上驴,不过这不正是自己所希望的事情吗?把杜如晦请过来,不正希望他不把自己当外人吗?
仲夏的清晨,很是清丽。
伊水在昨日晌午一场大雨过后,水位暴涨。水势湍急,发出奔腾的轰响。远处龙门山,如同披上了一层轻纱,在清晨中宛若秀美少女,楚楚动人。从东岸香山传来了寺院的钟声,在苍穹中回荡。立足伊水畔,可见香山山腰处,苍松翠柏中,隐现寺院一角。
那是建立于北魏熙平元年的香山寺,郑言庆前世还在那寺中烧过香,许过愿呢。
驴蹄声阵阵,脖儿上的铃铛清脆。
一个白衣童子,骑着一匹壮硕的青驴,在清晨中,踏踩着初升的朝阳而行……
对面行来一辆马车,当言庆和马车错身而过的刹那,只见车帘儿一条,露出一张清秀而带着稚气的小脸。
“娘,那个小哥哥,好神气啊!”
“是嘛?我家观音婢说神气,那我可得要好好看看。”
一个********探出头来,朝着言庆离去的方向看了一眼。
突然一笑,“倒是个有趣的小家伙……行布,可识得那刚才路过的白衣童子吗?如此风度,也不知是哪家的孩子。”
驾车的青年,身材魁梧壮硕。
他勒住了马车,扭头看了一眼,“不是很清楚。不过我倒是听人说过,这条路是通往郑家竹园,如今被郑家的那个奇童子所有。这么一大早,莫非是郑家童子?”
美妇人一怔,“那个郑家童子?”
“呵呵,娘,您忘记了,就是那个半缘君嘛。”
“哦,就是那个创出咏鹅体,写过士甘焚死不公侯和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半缘君吗?”
“除了他,还能有谁?”
青年又上了车,催车而行。
小女孩儿忍不住问道:“娘,谁是半缘君啊。”
“就是刚才过去的童子。”
小女孩儿正想再问,却被驾车的青年抢了个先,“娘,您刚才长安回来,可能还不知道。这半缘君和他爷爷相依为命。之前他祖父还因为住所吵闹,所以推掉了郑家配与的豪宅,居住于前面的竹园里。这小孩儿也颇为神奇,每天清晨,风雨无阻地往窦家学舍求学……所以洛阳人把这条通往金谷园的路,又叫竹园书路。”
“哦?”
美妇人忍不住点点头,“观那童子,日后定然不一般。”
“也不尽然。”
青年驾着车,来到伊水桥畔。
他轻声道:“这半缘君的爷爷是个商人,所以他如今也只是个中上出身。若只是为名士风liu,倒也不难;可是要想再有成就,恐怕没那么简单,终究是个浊官啊。”
“呵呵,话是这么说,却要看有没有人帮衬。”
美妇人笑了笑,“若是有个得力的人帮衬他,四品出身也没什么。只要他有那个本事。行布啊,回去之后,让你弟弟多留意些,说不定人家将来能有大出息呢。”
“那是,娘亲说他有大出息,那定然不会假了。”
青年说笑着,驾车过了伊水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