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沿海一带因为盐业风波各个商会都赚到了不少钱,连带着一些产业收益都非常好,马车等代步工具得到了大量的发展。

    阎立德抓住商机,利用工部大量的制作车架,制作多少就销售多少,订单排得老长要不是还要分出人来建设大明宫车架产量还会更高。

    正因如此,兰州的牛马市场更是每天都有大量的马匹被销售,自身当地的经发部限制马匹销售数量,不然兰州的马匹都能被商人们给一抢而空。

    兰州牧场正在对马匹进行保护繁殖,这需要很长一个过程。

    为了补充马匹需求与北方的突厥开始了大量的贸易往来,长孙无忌亲自带头让国库出钱够买马匹然后分销给有需要的商人,一倒手朝廷赚了不少钱。

    根据统计大唐的马匹数量至少翻了两倍,登记在册的马匹数量就有二十万匹,这些只是的是鼓励养马有享有面税的部分,没有统计的马匹数量就更多了。

    尤其是和沿海的几个新成立的商会,车马队扩充速度很快,车架马匹普遍都是长安洛阳车队的三倍。

    南北通商,大量的货物被运往两地,苏杭的布匹刺绣一直都是布行的高端产品,大量的供货让苏杭的布行生意在受到棉布的影响下再次焕发出生机。

    同时苏州的周记布行推出新式的印染棉布,花纹颜色都让人耳目一新,普通棉布的产量与价格与棉花商会几乎相同。

    棉花商会,郑奇,赵拓,石毅等一众股东在商议事情,由于苏州布匹的供货让他们的销售量在南方几个州府有了不小的影响,而周记布行就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横冲直撞。

    “郑会长,听说元仆射就要从岭南回来了,不如到时候咱们找他帮忙。”石毅说道。

    “棉花商会已与元仆射没有利益上的瓜葛恐怕这次还是要靠咱们自己。”郑奇叹了口气说道。

    “居安思危,棉花商会如今的发展已经很好了,或许咱么不仅仅要考虑市场占有率,还要重视产品。”赵拓说着就有人将提前准备好的一些布匹拿了过来。

    “这些都是从苏州布商那边买来的,棉布的编织工艺与咱们一般无二。”赵拓道。

    希望读者们能够多多支持,求打赏,求收藏,推荐票,给几张月票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