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联合省在加勒比海有西印度公司这么一个庞大的企业存在着,可比起英国人来说,他们却几乎在每处都处于很被动的局面,而且对加勒比海的投资力度也不如英国人。比如,英国人在1663年有12.6万吨的商船吨位服务于海外殖民地,1664年仅伦敦一地就有超过45艘船只驶往加勒比海,大量蔗糖、烟草、棉花、木材、染料被运回国内,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经济效益,而这也正是商人们敢于提供查理二世大量军费的原因所在,很显然他们认为击败荷兰人后能让他们挣得更多——这一点无需怀疑,加勒比海岛屿的利润是惊人的,每年给英国带来的利润甚至已经超过了偌大的北美殖民地(北美只能给英国人带来每年约十万镑的收益),也难怪他们将大量资本投入到区区几个岛屿上呢。

    如今的加勒比海,除了西班牙人外,大概就数英格兰人的势力最大了,荷兰西印度公司本来占据了先发位置,但多年来一直专心做转口贸易,甚少想过殖民(当然殖民活动投资巨大,风险亦不小,习惯了短平快挣钱的联合省商人们不愿这样做也可以理解),因此现在明显落于下风,渐渐无法与英国人在此展开竞争。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法国人,这个现在崛起之势已无法阻挡的欧陆大国,在科尔贝尔改善财政之后,现在也将目光投向了新大陆殖民地。虽然他们有一半目光倾注在寒冷的魁北克,但另一半目光却始终盯着加勒比海,并且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航海事业的发展——去年(1664年)科尔贝尔就主持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海事调查,统计的结果令人欣慰,虽然王国海军的实力令人羞愧,但商船队规模委实不小,从圣马洛、南特、勒阿弗尔、拉罗谢尔、巴约讷、波尔多、敦刻尔克和马赛等主要港口驶往新大陆的船只共有380艘(历史同期是329艘),这些船全都是100吨以上的所谓“重型货船”。

    而除了这些重型货船以外,常年活跃于本土与新大陆之间的还有大量百吨以下甚至不足50吨排水量的船只,不得不惊叹法国船长和水手们的胆量真不是盖的,这些船只在1664年的海事调查中是没有被列入统计数据的,但不得不承认它们一直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为其数量远超所谓的重型货船,总的运输吨位不能算少。

    目前,瓜德鲁普和马提尼克两岛共有约8000名法国人,法属圣多明各有1500-2000名白人,圣克里斯多夫岛也有约千余名法国人,当然岛上还有不少英格兰人,不过目前都归法国人统治。总而言之,他们的力量还是相当不小的,也难怪这么多年一直守住了这些地盘,没被海盗或其他国家抢去。而且,法王路易十四已经下令建立了法国西印度公司,降低加勒比岛屿与本土间的货物进出口关税,并出资赞助在本国和外国订购船只的商人,由此可见推进海外殖民步伐的意志相当坚决——虽然其是大陆国家,但毕竟有着2300万的人口和超过1.2亿利佛尔的年财政收入,哪怕只有一小部分注意力投到新大陆,也足够让其他全力以赴经营新大陆的国家感到麻烦了,这是实力的碾压,无关其他。

    总体来说,目前的加勒比海其实就这么几家势力,英、法、荷、西、东共五家,其他的诸如热那*亚、吕贝克、汉堡、丹麦、瑞典等地的商人势力都上不得台面,不值一提。

    蔡安国上尉作为国家海军军官,临行前自然得到了叮嘱要多多注意搜集海外的情报,因此这会在听副官张志军少尉汇报完毕后,立刻嘱咐他一一记载下来,回去后统一上交给国家情报总局的专业人士,随后,他又感慨似的说道:“加勒比海看着很大,但其实又很小,投身在其中的国家或组织不计其数,每天都在上演着阴谋与杀戮,对利益的争夺那叫一个惨烈。尤其至此英荷战争将要全面爆发的时刻,这里的硝烟味就更浓了,呵呵,去年德鲁伊特尔进攻了巴巴多斯岛,今年英国人保不齐要报复回来,尤其是在他们力量占优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远离了波多黎各岛也未必是什么坏事,至少远离了那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