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淼的昔日情人。
看到貌美如花的杭思芸来找她,想剃发为尼。手捏念珠的薛住持对她说:“以我之见,你最好是先别剃度,我看你跟你的导师一样,虽有向佛之心,但尘缘至今仍然未了。”
听薛住持这样一说,杭思芸有些不解:“我是真心来峨眉山修行来了,您怎么能说我尘缘未了呢?”
薛住持略为沉默了一会,然后对杭思芸说:“对此,贫尼自有说道。且看你的眼睛。入佛之人,应该是目光空冥,了无杂质。但你的眼睛里却混沌异常,世上的许多事情,在你心里并没有剔除干净,其实,你的凡心未死,请谅贫尼直言,直到现在你心里还在思恋着一个男人。”
薛住持的话,好似洞若观火,把杭思芸的内心看的一清二楚。杭思芸不得不佩服佛眼的穿透能力。
看到薛住持不肯让她削发为尼,杭思芸有些失望。于是她对薛住持说:“我心真的已经皈依佛门。请求住持能收留我,就权且让我做你的俗家弟子吧。”
对于杭思芸的这个请求,薛住持未加反对。
从此,在峨眉山慧明庵,前来烧香还愿的人们时常会看到一位身穿尼姑服,而头露秀发的俗家弟子在那白云盘桓的深山险峻处出没,她的手里始终拿着她画画的行囊。
就在杭思芸去尼姑庵修行的不久,一向门厅冷落的慧明庵不再是清静之地了,这里成了许多游人的景仰之地。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点。其一是,来此能一览美女居士的风采。其二就是能欣赏到美女居士的画作。
一时间,慧明庵成了峨眉山佛教旅游的热点。峨眉市宗教局的管理人员得知了这一消息,来此一看,都被杭思芸的美貌所惊诧。
杭思芸的到来,使慧明庵的香火兴盛了起来。她把卖画的收入,全部捐献给了慧明庵。看到自己收留的俗家弟子如此慷慨解囊,如此富有爱心,薛住持自是感到宽慰。
与此同时,远在北京的冯怀玉在安排完系里的工作后,也以去写生为由,踏上了去峨眉山的旅途,因为他知道,也许只有这座大山能收留住杭思芸的心。
从北京启程后,冯怀玉先是到了成都市,之后就做长途汽车去了峨眉山。在寻访杭思芸的途中,冯怀玉把一份对杭思芸的爱意融入到思如泉涌的画作中,他以神山与仙女为题,先后在途中创作了十几幅国画,这在他的绘画经历中是从来没有的。他知道这是杭思芸的爱触发了他的灵感,是她对他的一往深情给了他的创作以新的生命。
在寻访杭思芸的过程中,冯怀玉遍访了峨眉山的所有寺院道观,写下了洋洋十万字的峨眉山游记。在游记里,他不仅以优美的文笔描绘了峨眉山瑰丽神奇的自然景色,而且也间或表达了他寻找恋人的急切心理。
在峨眉山即将冬季封山的时候,冯怀玉终于来到了慧明庵。
那一天,天晴日丽。五彩缤纷的峨眉山用一种别样的妩媚来欢迎冯怀玉的到来。
当他看到身穿尼姑服的杭思芸在山巅的险峻处手执画笔临摹时,冯怀玉激动的眼泪不由夺眶而出。
但他没有惊扰她,她知道一个画家在进入创作的状态时,最好让她沉浸在自己的审美境界里。
也许,这个世界里真有不可言喻的东西。今天在杭思芸的画作里出现了一个男性的朦胧的身影,他神态专注地望着一座山峦,她为画作题写了画名:“我心中的伟岸”。
当杭思芸画完画,从山巅上返回慧明庵的时候,在蜿蜒的山路上,她的目光触及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她以为是自己的眼睛出现了幻觉,可定睛一看,那伫立在前面的身影,正是她日思夜想的冯怀玉。
“怀玉,怀玉......”
深情的呼唤,响彻在山谷间,形成了巨大的回音。
此时,万物都在谛听着这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