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永秋细想了一下,说道:“对啊,省里要严肃处理这事,说不定真就会捋掉吴海峰市委书记的位子;只不过谭启平刚才的意思,似乎要向沈淮单独问说,就怕他们看出什么……”

    “就算沈淮脑子灵活,看出些珠丝马迹,但他又有什么好跟谭启平汇报的?而且省里不会希望事态进一步复杂化的,你们也不要担心什么,只要嘴给我堵结实了,”高天河摇了摇头,示意葛永秋不要太担心,又说道,“吴海峰虽然叫你做检讨,但还不能直接把你捋下去。彭勇那边,你也先替我安抚下,我以后对他会有安排,这事不能再出什么漏子了。”

    “那沈淮……”

    “先不要理会,等事件过去再说。”高天河说完,就挥手让葛永秋出去,陷坐在沙发里闭目养神。

    沈淮这么个人物,要是离开东华,也拿他没有办法;要是留在东华,暂时叫他坐几年冷板凳再说。毕竟还有些东西看不透,莽撞行事不是他的风格,这次要不是看到陈铭德急着对市钢厂下手,他也不会行险做这番手脚……

    **************

    沈淮从车里拿了烟,走到湖边的水台上点了一根烟。

    沈淮发现他站在这里,还是能给小楼里的人看到;他不喜欢站在能给别人观察到的明处,往东边水杉林里走了几步,蹲在湖边的yīn影里,一边抽烟,一边看着树木沉在湖水里的暗影。

    翠湖对面,就是东华的市中心。

    除了电视塔给一串灯光勾勒出来,其他地方已大多陷入沉寂的黑夜之中,看不出半点繁华的气息。

    不要说之前沈淮留在记忆片段里关于海外繁华都市的印象,就是他这些年全国各地也跑了不少地方,叫他对东华市的发展滞后极有感触。

    说起来东华市也临江靠海,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

    三区六县有七百万人口,人力资源充足,教育资源也充足。

    在八十年代中前期,东华的工业底子在全省还能排前三,还有几家从事钢铁冶炼、船舶、机械制造的支柱企业。

    不过,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几家支柱国营企业快速衰落,而民营经济又没有活跃起来,东华的经济就相继给其他地市甩在后面。

    市钢厂就是一个典型,效益好的时候,一年盈利超过三亿,差不多能抵当时东华市十分之一的地方财政;现在在顾同等人手里,却成了这么一个烂摊子。

    翠湖对岸,就有一座市钢厂投资建造的天衡大厦。

    九零年项目启动时,市钢厂号称投资两个亿,要建造东华市第一座过百米的摩天大楼。只是没想到天衡大厦的地基刚打好,市钢厂就陷入经营困难,再也抽不出大量的资金来搞建设。

    三年时间来,也是在市委市zhèng fǔ的多方催促下,天衡大厦才艰难的收了顶,但后续工程没有资金投入,停在那里差不多有大半年时间。

    一入夜,天衡大厦就黑黢黢的一片,一点灯光都没有,仿佛东华市的市中心在那里缺了一块,就像是整座城市身上刺眼的大伤疤。

    不仅仅是市钢厂,而东华的所有市属国营企业整体衰败以及经济发生的严重滞后,置身其中的沈淮,比谁看得都清楚,想得都透,迄今想来尤叫人觉得痛心。

    “市里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吴书记也搞得很被动,现在吴书记指定要我陪同陈市长的爱人,希望事情能有挽救的机会,再说市里也没有其他女同志,你叫我怎么做?”

    沈淮看着夜sè下的翠湖,正遐思迩想之际,突然间听见周裕的声音从外面传过来。

    沈淮往树林外看去,看到周裕一边拿着只“大哥大”跟人通电话,一边大步的往湖边走来,看她的神情颇不耐烦,听着也像是跟丈夫在争吵什么:“请你不要无理取闹,我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