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见沈淮没有打蛇随棍上,反而先心虚的转了话题,倒叫周裕兴致大增,手托着下巴盯着沈淮看,心里奇怪:这小子怎么跟着青涩小青年似的?

    周裕这些年洁身自好,但接触形形色色的男人也多,对男人所能玩的挑逗、暧昧手段也一清二楚,她见沈淮明明想跃跃欲试了却又转而退却,心里觉得好笑。不过周裕同时也是松了一口气,她也不知道沈淮真要打蛇随棍上,她能怎么办?

    “赵东、杨海鹏他们都是从市钢厂出来,人脉深着呢,他们都打听不到具体的消息,你还能指望我?”周裕摇着头,不以为她能有什么对沈淮有帮助的信息源,“你把梅钢搞得这么出色,顾同简直是没有办法活了。虽然高天河眼下还能保住市钢厂等地盘不失,但谭启平逮到机会都会批评市钢厂。你想想看,就这一点,梅钢给市钢厂的压力有多大?其他市属企业还有借口,市钢厂是给梅钢挤兑得一点借口都找不到了,顾同要不想承认自己无能,要不想最后给从市钢厂踢走,他也该做点事了……”

    沈淮嘬嘴而笑,说道:“要是能当条鲶鱼,我倒是愿意更凶猛一些,那些人即使霸着位子不放手,也多少有些羞耻心。”

    周裕见沈淮嘻皮笑脸说这句话时,眼睛微微眯着,心想他心里或许真是如此,而不是单纯的不怕别人忌恨,抬手支着下巴,饶有兴致的看着他:“我们在说梅钢?”

    “梅钢啊,”沈淮说道,“梅钢要怎么发展,是基于对国内经济未来形势发展的判断。国内钢铁总产量上升到怎样一个数字会接近饱和,国内有很大的争议。不过大家都一致的看法是,这个数字要远远超过去年的七万千吨总产量。梅钢年产能才刚刚突破十八万吨,努努力,能达到二十万吨的样子。不过,在我心里,这才是起步。梅溪电厂项目即将启起,10万千瓦的火电厂要是最后只为梅钢一家供电,就算以此时的吨钢能耗计划,梅钢的电炉钢也能做到两百万吨规模。”

    半年之前,沈淮说出三年内要把梅钢发展到年产能五十万吨规模,已经很叫人大跌眼镜,包括熊文斌等人在内,都将信将疑;周家也是犹豫了很久,在实在没有其他选择情况之下,才选择跟沈淮合作。

    半年时间不到,梅钢仅用三千多万资金就完成对电炉钢生产线的改造,在原有设计基础之上,将产能提高了一倍。产能的提高,在摊薄折旧及人力等成本的同时,使得梅钢的盈利水平大幅上升。梅钢上半年的月盈利一直都维持在两百二十万到两百五十万之间,到七月,就一举跃升到叫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七百万,甚至还有进一步上升的潜力。

    梅钢成为吸金机器,而梅溪港码头的建设以及电厂项目的启动,叫稍有工业发展眼光的人都能看到沈淮为梅钢未来发展的布局要比想象中宏大得多,也已经不会再有人跳出来置信梅钢三年做到五十万吨钢规模的可能。

    只要梅钢能保持这样的盈利规模,只要再有一年时间,自身就能积累近一个亿的发展资金,到时候再向银行融资就会变得相对要简单得多。

    梅溪电厂项目建设资金暂时不用梅钢负责,极其关键的帮梅钢节约前期发展资金的消耗。只要筹到三两亿资金,梅钢再上一条生产线,年产能将很轻松就突破五十万吨规模。

    “两百万吨啊,”周裕嘬起嫣红的嘴唇,笑道,“真要是如此,怕不止市钢厂看你不顺眼,连省钢集团都会视你为眼中钉吧?你这是逼着大家除了一起拼命,就无路可走啊。”

    “改革、改制,不就是要达到这个效果才能算成功吗?”沈淮笑着反问。

    省钢集团即淮海钢铁,这两年都没有上大项目的迹象,钢铁年产量也就在一百二三十万吨左右,年销售额接近四十亿,每年上缴利税都能有两三亿的样子。

    省钢集团挤不进国内一流钢企行列,但在省内的地位则是相当的优越,至少在当前,省内还没有一家大型企业每年上缴的利税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