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收回手,贴着墙壁跟周裕并肩而站,问她:“我要不耍流氓,你会不会说我没出息?”

    “……那就便宜你一下,”周裕在沈淮的脸颊上亲了一口,又飞快的站远了一些,说道,“我们只能这样了;我不能做更对不起晴晴的事情,我不能做个不知廉耻的坏妈妈……”

    “你亲得太快了,我都没有感觉。”沈淮苦笑着摊摊手。

    “你没有开车来吧,我先回去,你自己慢慢走吧!”周裕说着话,便不管沈淮怎么想,就进了女更衣室。

    出更衣室,沈淮看到周裕在前面真没有等他,就一个人先开车走了,他只能老老实实的走回文山苑去,略加收拾一下,就直接坐公交车去梅溪镇。

    出文山苑夹巷口就是九路公交车站台。

    梅溪镇跟市公交公司协调过,公交车在正常作息时间的运行密度提高到十分钟一班,夜里也延时到九点钟。这样,要是沈淮当天夜里因喝酒不能开车,让别人送回来,第二次去上班也可以不用邵征专门绕过来接他,他直接坐公交车就可以到梅溪镇了。

    沈淮将镇上的事务更多的交给何清社、李锋、黄新良等人负责;工业园成立之后,沈淮为防止机构臃肿,在管委会之下就设了一个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处理、协调一切事务,使袁宏军兼任工业园综合办主任,也负责起园区的日常管理及协调工作。

    沈淮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梅钢这头,平时都在梅钢办公,镇上有什么文件要批,也是由党委办副主任邵征充当联络员,或者沈淮抽个时间到镇上集中处理一下。

    在员工上班之前,沈淮例常把赵东等梅钢管理人员召集起来先开一个短会,上午朱立又把渚园建造设案拿过来让他做决定。

    渚园就是原钢厂路北侧棚户区拆除后要建造的高档洋房小区,也将渚溪路桥施工同时,要在渚溪路与梅溪老街之间建造的住宅工程。

    这片狭长区域大体有六十亩地,沈淮最初的方案是分拆出一块块的宅基地出售,允许私人照镇上给出的统一规划设计建高档的花园洋房式住宅;同时也打算拿出售宅基地的款项,来弥补拆迁安置及梅溪老街改造的资金缺口。

    不过六十亩的土地,要分拆出来建高档的花园洋房式住宅,也可以建一百套。

    梅溪镇的居住环境,现在对市区的高端人群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吸引力;而梅溪镇自身没有那么的富裕家庭,现在也没有能力去消化这一百套的高档住宅。

    照早初的设计,宅基地费加建造、加基础装潢及园林移植费用,一套花园洋房差不多将要五十万左右,在九四年还真不是乡镇上普通人家能够享受的。

    镇置业公司从项目前期准备到现在,已经运作了三个月,把褚宜良、朱立、周知白、何月莲、杨海鹏等人的份额都算上,也就出售了不到四十份宅基地,先期筹集的资金还不足以能马上就启动这个项目。

    沈淮最后跟东电、鸿基以及业信银行沟通,最后决定由梅钢跟东电、鸿基以及业信银行合作建高端人才公寓的模式,先凑出一千万的启动资金来,让渚园项目能够先做起来。

    梅溪电厂、鸿基灯饰现在还在施工阶段,等建成后,东电及鸿基还要派更多的管理人员过来。这些管理人员长期食宿在酒店,也不合适,人也会非常的腻味,同时还会给企业经营带来额外的财务成本。

    梅钢之前主要是从市钢厂挖工程技术管理人才,但市钢厂也有其局限,梅钢要想有更大的发展,招募高端人才的视野就要放得更远、更高,不过这些高端人才对生活水准的要求也将更高,梅钢同时也要提前做些准备。

    现在投资高端人才公寓,将来各自分得十来套花园式洋房作为管理人员的生活宿舍使用,能让管理人员的生活得到更好的照顾,同时在财务上可以并入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也不失是一个更好的手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