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管副市长杨玉权分管的关系,陈兵也给理所当然的视为梅钢系的成员。

    李谷知道陈兵曾在霞浦县担任过县长等职务,倒没有想到他曾推动过新浦港及新浦开发区的建设工作,心想,也难怪沈淮能瞒过谭启平,悄然声息的筹备新浦钢厂项目,原来背后还有陈兵以及陈兵留在霞浦县的嫡系配合。

    即使沈淮这人看上去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但相比较他融合地方势力的成绩,在政工体系内工作了这么多年的谭启平反而要逊色得多——这背后的差异,或许真像田书记所说,一个能带领他人开创新格局,一个只能在旧格局内腾挪,陡然间就有了高下之别。

    “东华滨江临海,地理条件优越,但一直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霞浦县现有的几座海港,也是由于在历史进程里形成的传统渔港,规模都很小,几乎没有什么规模工业,”提到霞浦县及新浦港,陈兵自然也是侃侃而谈,“霞浦县八十七年设开发区时,主要考虑跟旧城区衔接,在城南划地建设工业园区;同时也考虑发展海港及港口工业,但由于缺乏资金,工业配套设施严重不足,拉不到什么大工业项目,九二年成立新浦开发区后,到今年,不足一千亩的起步区域都还没有填满。但就新浦港的自然资源来说,沿海地形开阔完整,能用于建设大型工业项目的土地资源充足。新浦开发区早初的规划面积虽然只有十平方公里,但就不占用外侧的耕地,以吹沙填海的方式,也能将海岸线往外侧推延,每年新造上万亩的新地,以用于工业项目建设。而数十公里的海岸线,有可供三万吨以上大型船舶直接驶入的优良深水航道,能保障新浦钢厂一期工程建设配套海港年吞吐量达一千万吨的要求。而后期,通过疏滩航道,甚至可以直接在离岸三到五公里的海岛上建设十万吨以上级别的深水大港,为新浦钢厂及后期新浦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