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也将增涨到五个亿,在国内的富豪圈里,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一样的人物,不过给孙亚琳一下子超了过来。

    孙亚琳这几天也经常拿这事刺激宋鸿军。

    宋鸿军摇头说道:“这婆娘做事那狠劲,学不来,也不敢学。再说了,她输得干净,她老子还有亿万家产等着她继承,我找谁哭去?”

    “怎么,你又想缩头了?”孙亚琳挑衅的问道,“你好歹也掏两个亿出来吧,不要过两年跟我跟前彻底抬不起头来。”

    “现在香港对内地的炼化产业实在是不看好,我估计啊,鸿基这边顶天能先凑一个亿出来。”宋鸿军再怎么受激,就是不松口。

    “行啊,新浦那边什么时候启动炼化项目,你这一个亿就要准备好啊……”沈淮说道。

    之前众信、鸿投计划参与新浦炼化项目的投资,是以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的形式参与。

    在这种股权基金里,孙亚琳、宋鸿军只要拿20%的自有资金投入进去,其他的份额都从香港、巴黎、华商圈内募集资金共同投资。

    这样形式的投资,对孙亚琳、宋鸿军他们来说,个人承当的风险可控。

    就算参与项目的投资总额达到两个亿,宋鸿军个人投入的资金也就四千万,亏干净了他个人也就贴四千万进去;而一旦投资有高回报,他们还能获得额外的管理分红。

    现在香港、伦敦、巴黎的华商圈,都畏惧内炼化产业投资存在的高风险,不愿意进场;宋鸿军要是还答应两个亿的投入,那就要他个人出大头了,风险会激增。

    宋鸿军跟孙亚琳,他的身家是这些年辛苦拼搏出来,这时候能答应拿一个亿出来参与项目启动,沈淮也没有什么不满足。

    ********************

    借壳重组还有最后的审批程序要走,钱文慧会代表梅钢率人进驻徐城炼油。

    除了要防备徐城市这边可能会有人不安分,搞些资产转移的小动作外,渚南炼化基地的建设筹备工作也立即开展起来,设计方案定稿、招标方案洽谈,都可以先进行,争取春节后借壳重组方案过审,就迅速启动渚南炼化基地的建设工作。

    江康升等人上午就离开徐城,沈淮与孙亚琳还要去跟姚荣华见面,一起吃午饭。

    姚荣华那边确实没有什么好消息,业信银行不收缩在东华的信贷投放,已经是省行力争的结果,但短时间内也没有再大幅增加的可能;而之前的新浦产业信托计划也铁定会流产,没有实施的可能。

    “国务院出台政策,要求部分地级城市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同时停止新的城市信用社审批工作,”姚荣华对新浦下一步的融资工作也提出他的建议,“东华城信社积累了大量的不良信贷,从银行业来说,是劣质资产,但这也是东华地方上唯一能掌握的区域商业银行的金融牌照。随着东华经济的发展,东华城商行还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

    “城信社积累下来一屁股烂债,也没有人愿意去接这个烂盘子,”沈淮呶呶嘴,苦笑道,“不过要组建城商行的话,你能把张力升让给我?”

    “业信这边短时间再直接坚持新浦建设,有难度。不过梅钢要在东华重振城商行,业信可能适当参与,只要持股不超过30%,最好能控制20%左右,较为合适,我还是能做主的。张力升那边,就要你去做他的工作了。”姚荣华笑道。

    沈淮笑了起来,说道:“你这边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现在东华城市信用联社总放贷盘子也就五六个亿,就算这么多放出去的信贷都烂掉,就算只为了东华那唯一一张金融牌照也值得争一争的。

    不过商业银行的整顿跟管理,需要业信银行给予人力上的支持才有可能。

    姚荣华同意放张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