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框架拉了出来。

    不过说到纵向交通,就薄弱太多了。

    目前兴工建设的还只有霞浦县段的海防公路,路宽设计也只有十四米,远不足以支撑纵向交通干网。

    此前靖海公路是连接灶塘、新津、霞浦三县的交通主干道,此时已经有些不堪重负了。

    而大型深水海港的投资规模更大,也根本不是新津、灶塘此时所能承担;所谓的沿海铁路,还只能做远景规划。

    听沈淮提及要修靖海公路,陈兵唯有苦笑以对,只说了一个字:“钱。”

    沿江快速道,十公里不到,花了两亿;梅浦公路四十公里,花了四亿——靖海公路要改建高等级公路,九十公里,没有十个亿拿不下来。

    同车坐副驾驶位上的杜建回头说道:“新津县连筹海防公路的钱都拿不出来,靖海公路更不要指望了。对了,新津县明天要召开一个县域经济联合促进会议,陈书记过不过去?”

    “老陈,一起过去吧,”沈淮说道,“你应该也接到邀请了吧?新津的王书记,说跟你是战友。”

    “毛个战友?我在霞浦的时候,有两个项目,就是王易平**裸抢走的。他那时候没想到以后战友相见脸面不能太难看,现在倒想起我这个战友来了,滚他个鸡|巴蛋去。”陈兵提及他跟王易平的旧怨就一肚子气。

    “好啦,好啦,你这个副市长还缺不了新津的选票,”沈淮笑道,“现在陈、虞他们,把资源都堆到西城区去,搞得其他区县都怨声载道,我们此时不拉人心,还待何时啊?”

    听沈淮提到这个,陈兵也忍不住叹气。

    相比较经济增速,东华财政收入及开支增速更高。

    在除去梅溪开发集团、市港投集团、京投集团、新浦开发集团等国资投融平台的基建投资外,全市三区七县九六年的财政总开支达到二十亿。

    财政总开支是二十亿,但二十亿在各个区县之间的分配是极不平衡的。

    唐闸区财政开支最高,除了梅溪开发集团的投资外,决算开支达到五亿。

    霞浦县在刨开新浦开发集团,财政开支超过三亿。

    唐闸区那边是财政收入高,这么多开支之外,还额外给市级财政贡献了两个亿。霞浦县实行大包干,没给市级财政贡献多少,开支也是自收自支,缺口自己想问题,没有让市里补贴一分钱。

    问题就在西城区,西城区九六年财政收入不到两个亿,但开支高达四个亿,仅次于唐闸区,缺口都是市级财政补的。

    此外,市里通过韩寿春执掌的市港投集团,对西城区的基建投资,也达到三个亿。

    这么大的财政及基建资金砸下去,加上宝和造船厂等项目开工,使得西城区九六年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过唐闸区,但是怎能让其他区县心服?

    不过胳膊拧不过大腿,地区经济规划的主导权在市里,陈宝齐、高天河、虞成震提出当前以发展沿江产业带为东华工作的核心,其他区县想发展,就要自身多加把劲。

    这一方面是陈宝齐把西城区的发展视为他个人的政绩工程,另一方面也涉及到市区与县域、县域与县域之间的经济竞争等深层次因素。

    陈兵当年主政霞浦,与王易平主政新津,两人虽然是战友,但彼此撬墙脚、抢项目手也不软,因此积累下不少陈年怨气,说到底还是县域经济竞争推动的结果。

    三区七县经济挂帅,财税当头,主要指标在考核时连续两年垫底,书记、县长随时都有给撤换的可能。

    这样的压力之下,县域经济到九十年代之后,竞争也就变得残酷。

    这在刺激县域经济高速增涨的同时,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渐明显。

    基层弄虚作假的现象增加,有时候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