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官员在执政实践及理念方面都会留有风格上的明显痕迹,一方面是人的行为及思维习惯会形成个人的风格,一方面高层官员也需要这种风格上可循的痕迹来标识自己反复无常的官员是没有办法获得别人普遍信任的。

    成文光近六七年来没有直接分管过经济及地方建设方面的工作,在执政履历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弱项,他时常也会发表一些文章,但他关于发展经济、推动地方建设的一些想法,都很难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但不是不可以弥补。

    晋煤东出南线工程跟淮煤东出构想,有极大的相似性;而在冀南地区复制梅溪发展模式,更有利于促进纪成熙担任代市长的清河市的发展,既能兼顾纪家在晋煤东出南线工程及清河市的利益,也会受冀省地方欢迎。

    成文光这时候选择半公开的支持沈淮及梅钢,实际也是叫纪家不用担心他到冀省后在治政思路会有什么大的偏差。

    而宋系内部的裂痕,也可以叫纪家不用太担心淮煤东出跟晋煤东出南线工程的竞争关系。

    当然了,要是沈淮能通过纪成熙或谭石伟,将这层暗示进一步向纪家挑明,会让很多事情变得更加顺利。

    至于今后,成文光跟纪家的关系能不能进一步的交好,能不能获得更大的政治利益,则是后话。

    *********************

    吃过夜宵,成怡熬不过去,她不用到书房陪着聊天,就直接洗澡休息去了,沈淮与成文光、田勇军到书房接着聊天,接下来的话题就主要集中在淮煤东出上。

    淮煤东出涉及的环节非常复杂,虽然后续的推动工作沈淮没有直接参与,但整个构想是沈淮最先提出,对涉及到的部门、循序见进能推动进行的步骤以及替代、预选等环节皆知之甚详。

    虽然此前沈淮跟成文光以及贺戴等人都有谈及此事,但此前还完全是构想,在相关推动工作进行大半年之后,最初的很多想法都进一步得到完善跟成熟,沈淮这次则更详细的向成文光加以解释。

    成文光想进入冀省省长的候选名单之列简单,关键还是后续的考察关难过,故而他对淮煤东出的细节了解越详,在接受考察时,对冀省地方发展及建设时,如何兼顾地方及纪家利益,则思路越清晰,也越容易得到背后人物的重视。

    这点不用言明,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沈淮说得详细,成文光也问得详细。

    即使宋系内部有裂痕,但淮煤东出跟晋煤东出南线工程的竞争关系,且梅钢将来的利益也有很多捆绑在淮煤东出上,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让纪家相信成文光到冀省后会推动晋煤东出南线工程,而不会暗中削弱、牵制纪家的利益,是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

    对这点,沈淮也曾有担心。

    虽然沈淮认为两者之间会是良性竞争,冀河港辐射的是渤海湾区域,新浦港辐射的是淮海湾区域,要是担心两者会出现恶性竞争,实际是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前景很没有信心的表现,但他此前也难揣测纪家的真实想法。

    不过在海防公路项目启动之前,他与纪严新、纪成熙都有直接的交流,而且纪严新也推动后勤保障部门的基建队伍参与新浦港的建设,使他相信,纪家在这方面有着基本水准之上的大局观。

    也是因此,在推动淮海舰队驻泊基地选址问题,沈淮这次才打算去拜访纪严新,看纪严新有没有可能提供一些帮助。

    沈淮将他跟纪成熙等人的私人交往以及跟崔向东在火车上的偶遇,都较为详细说给成文光听。

    “我说崔爷爷怎么对你印象这么好呢,”成怡穿着睡衣,推开书房的门走进来,她恰好听到沈淮谈他跟崔向东偶遇的事情,忍不住插话道,“原来你是占着在火车卖乖的便宜啊?”

    沈淮咧嘴一笑,崔老爷子对他的好印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