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更加有前途一些。

    咱别的不说,西夏向金称臣,得给金国岁贡,但是向宋国称臣,宋国反倒给他们岁赐,这差别非常之大呀。而且,夏崇宗即位后,完全采取了宋朝的制度,用后世的话而言,就是一个制度下的国家,两边有很多共同的语言,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西夏渐渐从连年征战的阴影下走了出来,国民开始变得富裕了,但是这多半是依靠与宋朝的贸易。

    最为关键的是,西夏也不希望见到宋、金的关系太过密切,你们两个若是好上了,那我怎么办?所以,他们想借此挑拨宋、金的关系,然后再两面逢源,以求保证延续党项族的政权,这也是一种外交战略。

    基于这一切,夏崇宗就将这底线告诉了李察尔,虽然他们原本对这一次谈判是非常有信心的,但是这年头可没有电话,来回耗时比较久,一般两国之间的谈判,而且还是这种重要的谈判,都是考虑的非常周全。

    靠!你又来这一招,你娘的称臣,还得我们给你们钱,这小弟招的,真是太寒碜人了。李奇是连连摆手,道:“别别别,王爷,此等话可莫要再说了,否则,我们皇上非得将你送回去。”

    李察尔彻底蒙了,他原以为自己的底线一出,宋朝肯定会屁颠屁颠的答应,你们本就与金国势均力敌,如果又加上我们西夏的投诚,此消彼长,你们肯定要胜金国一筹,这天大的好事,你们没道理会拒绝呀。

    可惜他们再一次预判失误了,他们的两面三刀,也让大宋彻底对他们失去了信任,除非你们交出政权,将你们的版图纳入我大宋。否则,就甭谈这些了。

    “枢密使何出此言?”

    李奇道:“我们刚与金国达成兄弟之盟,这转背就挖兄弟的墙角,这可不是我君子之国干的事,而且。这样一来,也会对我们和金国的盟约,造成不小的影响,还请王爷体谅下我,不要让我难做。”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李察尔是肝肠寸断。彷徨不知所措,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因为他手中已经没有了筹码,没有筹码还怎么谈。

    如果宋朝真的与西夏决裂的话,他们如今又打不过宋国了,那么他们只能去依附金国。可是如此一来,他们对于金国就没有谈判的资格了,金国可以随意的将他们捏圆搓扁,可以说宋朝外交策略的改变,渐渐的将西夏逼入了一个死胡同。

    李奇瞧着也差不多了,再这么下去,李察尔真的会崩溃。于是道:“王爷,有句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再难听的话,我也听了不少,还在乎什么。李察尔连忙道:“枢密使请说,请说。”

    李奇道:“不是我说你们西夏,忒也没种了,为什么你们要做别人的臣子,这是我想不通的。”

    什么臣子,若没有好处。我们会向金国称臣?再说,如今我们和金国本就是两个国家,这事大家都知道,只是你们要抓着这一点不放。李察尔满肚子的怨言,但嘴上却叹道:“枢密使有所不知。我们也有我们的难处呀。”

    “什么难处?”

    李奇哼了一声,道:“你看看人家高丽,还有耶律大石,临死不降,特别是高丽,国家与你们西夏差不多大小,军事恐怕还没有你们强,虽然金国已经开始往那边增兵,但是人家都敢就与金国对峙,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绝不称臣,再说那耶律大石,当初金太祖是何等器重他,但是耶律大石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势要复辟大辽。可是再看看你们西夏,为了那么一点土地---对了,金国那土地给了你们吗?”

    李察尔脱口道:“就只给了一点。”这话一出口,他就醒悟过来。

    李奇忍住笑意,道:“就这么一点土地,你们连尊严都不要了。是,我承认我们大宋以前与你们西夏有诸多摩擦,但是近几年来,我们一直都希望将你们作为一个正常国家看待,与你们结为秦晋之好,但是你们自己不争气,你能怪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