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慢着,有了!

    想到后,王琛睁开眼睛,缓缓道:“我这首词叫做《定风波.远归赠违命侯令正郑国夫人》。”

    宋太后看不出喜怒。

    倒是小周后脸色更加红润了,显得有些羞涩。

    王琛站起身,双手负在后面,询问道:“不知郑国夫人芳名为何?”

    小周后有些扭捏道:“奴家姓周名薇,字女英。”

    “好名字。”王琛随口夸了一句,“违命侯令正曰女英,姓周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广陵。违命侯入宫面太后,余问女英:‘汴京风土,应是不好?’女英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说话间,旁边马上有几个宋太后的侍女抄了下来。

    这大概意思是说写这首词的原因,毕竟对方是李煜的老婆,再怎么表面的俗礼还是要的,不然容易落人话柄。

    果不其然,宋太后听到后,颔首道:“殿帅有心了。”

    小周后没说什么,依旧盯着王琛看。

    王琛这才清了清嗓子道:“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汴京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一词作罢,宋太后拍案叫绝道:“秒!殿帅的词当真妙不可言!”

    这首词原名叫做《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是苏轼写给好朋友王巩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并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

    可以这么说,一首词写尽了一个女人的外在美、内在美,夸的只有天上有那种,但偏偏又没有任何逾越礼仪的地方,不会落人话柄,顺带还夸了一句李煜。

    这首诗正好应景,王琛刚刚“远道归来”,李煜在古人当中又算得上“玉琢帅哥”,小周后就不用说了,用点酥娘形容都有点差了。

    这首词一经做完,小周后便再次感叹道:“殿帅诗词乃是我大宋朝一绝,旷古烁今也,恐李摘仙都要逊色三分。”

    捧得王琛都飘飘然了,他哈哈大笑摆摆手谦虚道:“诗词乃是小道。”

    宋太后道:“殿帅谦逊了。”她停顿了一下,“郑国夫人你先行退下吧,我和殿帅还有点事要说。”

    “好。”小周后欠身准备告辞,忽然她眨着眼睛来了一句,“自上次一别,官人甚是想念殿帅的文采,今日好不容易相见,奴家可否请求太后让殿帅和我官人叙旧几句?”

    宋太后没多想,以为文人惺惺相惜,道:“好。”

    王琛却立刻心跳加速,知道小周后可能和自己单独有话说。

    为什么这么说?

    很简单一个道理,李煜讨厌自己还来不及,什么时候想念了?

    那么小周后这么跟自己说,明显是有话说。

    王琛揣着明白装糊涂,也不点破,道:“有劳太后稍等片刻。”

    “无事,殿帅速去速回。”宋太后道。

    宋太后毕竟是独居女子,哪怕李煜是跟着小周后一起进宫同样不方便坐一起说话,所以只能留在亭台那边。

    距离还挺远,好几百米呢。

    小周后抬步慢慢向前走。

    王琛双手负在背后肩并着肩。

    前面一百米样子谁都没说话,直到确认说话别人听不见,小周后这才轻声道:“今晚辰时三刻,奴家在侯府外的茶楼恭候殿帅。”

    没猜错!

    确实和自己有话说!

    还主动邀约,难道是要和自己约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