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44万,到现在,已经有80万的人口了。金陵国有将近成的人在当兵,也就是说,每十人里面,定有人是官兵。可想而之,每年需要支出军费有多庞大了。

    二是冗官:其,金陵国的官僚机构重叠,官职混乱,时常会出现种官职由三人来任命的情况。其二,科举取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才增多,官职却往往没有空缺,会导致某些人才不满现状而另寻其他出路。还有实行的“恩荫”法,皇族宗室和官僚的子孙、亲属、姻亲甚至门客都可由恩荫授官,数量极大,这位科举的现状也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三是冗费:军队和官员数量激增,也使支出的费用大量增加,同时,在对抗南诏国与夕照国的战争中,曾经的统治者也常常付出大量金银和布匹,以金钱财富买得时平安,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冗费的局面。

    皇上,云溪的见识短浅,说少或者说错了,请您不要怪罪。”

    皇上的惊讶越来越深了,不知怎么,他竟然有些相信步惊羽所说的那些“壮举”了。

    连乔云溪身旁的步惊寒,也脸的讶异,他原本以为自己的老婆是不关心国家大事的人,没想到,对于现在的国情,她竟然清二楚,并且分析的头头是道。

    皇上并没有吝啬他的表扬,说道:“你的分析真的是句句切中要害,可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乔云溪想了想,接着说:“我具体也没什么解决的办法。毕竟这是遗留非常久的问题。想下子解决是不可能的。而且想要解决冗官的问题,必然会得罪大堆的从官人员。因此,这需要长期的计划。”

    皇上听后点了点头,“这确实需要时间来好好地计划。”

    “云溪,”皇上说,“从你刚才的分析,朕知道你绝对有能力能让金陵国改变目前的现状。惊羽说的没错,你真的是奇女子。”

    乔云溪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皇上,云溪有言,不知道该不该说。”

    “但说无妨。”

    “应该知道我们金陵国银钱短缺,无法满足百姓的需要,尤其是商户的需要。国如果要想富强,首先必须要解决这银钱的问题。而我们金陵国的银钱短缺已经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了。我们不可能变出座银山满足百姓的需要。其实这银钱本来只是作为买卖的中间物。古时的人们还用贝壳作过这买卖的中间物。因此,为了我们国家的富强,云溪觉得,我们可以发行种货币,来代替这中间物。”

    “货币?”皇上显然对她的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问道。

    “是的,云溪称它为交子。”乔云溪忽然想起来,宋朝的时候发行的交子,恰恰也是为国家解决了银两短缺的问题,而现在,她就可以拿来现搬现用了。

    皇上跟着她重复了遍,“交子?”

    “云溪的拙见是国家的强大与否并是不看它拥有多少军队,拥有多少兵马,反而是看它拥有多强的经济。”乔云溪说道。

    “你的意思是,经济济世?”坐在乔云溪身旁的步惊寒开口说道,这也未尝不是条出路,只是现在还不敢去常识而已。

    乔云溪知道,古人对于经济在国家中所起的作用,并不看重,但作为二十世纪的人,她知道经济发展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如果当年邓小平没能将国家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特区,那么中国的现代化步伐恐怕要晚上不知道多少年。

    “云溪所说的经济包括国家或国家的商贾生意以及人的收支状况。当国家的收入大于支出时,这国家就能够有剩余的钱来招兵买马;当商贾的收入大于支出时,才能够发展自己的生意;当人的收入大于支出时,才会知道如何报效国家。皇上,您是最清楚我们金陵国现在每年的收支状况的人。云溪猜测,顶多是收支相平吧。试问,这样朝廷怎么会有钱来强大自己呢?怎能不受夕照国和南诏国的欺负呢?因此,只要我们发展经济,让金陵国有剩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