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送宫妃宫嫔出京,李延清势必要调动兵马随行保护,这就牵扯到了很多方面的手续了。

    尽管,警政寺的麾下,掌握着一支一万多人的机动巡警力量。但是,李延清却无随便大规模调动的权力。

    首先,全天下的调兵遣将的权力,都掌握在总参议司作战房的手里。

    换句话说,李延清这个警政寺卿,若想调动超过百人以上的巡警离京,必须经过总参议司作战房的批准。否则,就是擅自调动兵马的滔天大罪,必须掉脑袋。

    其次,兵马离京,必须事先规划好详细的出城路线,并去九门提督衙门进行必要的备案。

    没办法,规矩大于天,李延清哪怕再不乐意,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等一切手续办妥,李延清领着五百名全副武装的巡警,护送着一妃四嫔的车驾,浩浩荡荡的离开了京城,直奔蜀地而去。

    出于安全考虑,宫里派来的三百余名背弓带刀的大内侍卫,再加上一大堆的女官和宫婢,使整个离京队伍的总数,超过了千人之多。

    从阳平关到剑州城下,区区三百余里地而已。但是,由于山路异常崎岖难行,正常情况下,需要行军八到十日。

    按照廖山河原本的设想,蜀军败退出阳平关后,应该烧毁栈道,阻挡汉军主力进攻剑州。

    然而,实际情况是,阳平关内的大火,将蜀军的败兵们吓破了胆,只顾着逃命去了,竟然忘记了烧栈道这么重要的事。

    于是,廖山河派出的先遣工兵营,直到距离剑州十余里的潜山冲,才被迫停下了前进的步伐,转为修理栈道。

    廖山河赶到施工现场上,仔细的观察清楚现状,不由皱紧了眉头。

    别看蜀军仅仅只是拆毁了十余里的栈道,如果按部就班的展开修复工作,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问题是,数万主力大军,深入大巴山区,坐困于丛山峻岭之中,几乎没有获得就地补给的可能性。

    处于中军位置的李中易,很快就得知了前方道路遇阻的消息。不过,他并没有去前沿阵地,而是选择了就地宿营。

    在李中易看来,既然选择了廖山河为行军大总管,那么,指挥作战的相关事项,都应该充分交给廖山河,此所谓用人不疑也!

    将领们指挥大军作战的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战争中不断的学习战争规律,然后举一反三,推而广之。

    说白了,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总参议司作战房的参议们,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栈道很可能被烧毁的情况出现,已经制订了较为妥善的应急作战计划。

    更重要的是,在汉军已经拿下了整个汉中平原的情况之下,后方的粮食补给运输线路,已经被缩短到了不足四百余里而已。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补给的能力!

    有整个汉中平原的粮食储备作为补给的基础,可谓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充其量,夺取剑州的战役,被推迟一个半月而已,真的没啥大不了的。

    果然,李中易扎下中军大营不久,前边就传来了廖山河的决定:选派三千人的勇士,组成决死营,由廖山河亲自带队,携带6磅火炮三门,以及两门回回炮的主要部件,星夜兼程,翻山越岭的赶赴剑州城下。

    李中易的手里拿着新鲜出炉的作战计划,不由微微翘起嘴角,廖山河真的历练了出来。

    山区作战,人多并一定全是优势。因为山道崎岖,兵马再多,也无法在攻击正面,完全展开攻击队形。

    受限于后勤补给的压力,在山区之中的人多,反而会是极大的劣势。

    相比于新败的蜀军而言,汉军拿下了险恶的阳平关之后,正是士气大振,军心可用之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