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军队严密“保护”好这些船匠及他们的家属,便撒手不去理会了。

    事实证明,只要上边重视了,而且方向是正确的,剩下的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由于天公作美,天气一直晴朗,船队借着微风的势,昼夜不停的朝北驶去。

    夜幕降临之后,已经吃过晚膳的李中易,负手站在帅舰的最高处,极目远眺。

    只见,夜空中繁星点点,桅杆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灯笼的船队,一眼望不到头。

    在大海上航行,白天因为视野开阔,各船之间很容易保持安全距离,又不至于迷失了指引,倒也罢了。

    夜航的难度,却比白日大出十倍都不止。这个时候,桅杆上的信号灯,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不至于迷航,桅杆刁斗上的几名瞭望哨,每隔两刻钟,都要重复一个动作:将三支火把绑在一起点燃,挥舞八次,同时利用铜镜,将光源射向船头或船尾。

    晴天的夜晚,这种搞法非常之灵验证,不仅不会迷失航向,前后的船距也相对安全。当然了,如果是下大暴雨的时候,这一招显然就不怎么好使了。

    李中易手举单筒望远镜,仔细的观察了一番船队行进的浩荡阵容,心里大为满意,满腹的豪情壮志,情不自禁的仰天长啸,“数天下英雄,还看今朝!”

    谁曾想,话音刚落,半空中突然炸响了一身闷雷,紧接着狂风大作,暴雨如注。

    方才还志得意满的李中易,眨眼间,浑身上下浇得透湿,变成了一只落汤鸡!

    明明是喜剧,突然变成了杯具,李中易的心里别提有多郁闷了!

    回到舱内,李中易由着李七娘替他换上干爽的衣衫,原本宁静的心绪,整个的变得焦躁不安。

    如此大的雨,又是夜色笼罩之下,整个船队能不能安全的避开风雨,顺利靠岸休整?

    李中易越想越觉得不安,霍的站起身,想命人把赵老幺找来问话。可是,话到了嘴边,却又只得重新咽了回去。

    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一向是李中易的用人原则。在不涉及到谋反,权力被制衡的前提之下,李中易比同时代的任何藩镇,都敢于放权。

    在狂风暴雨之中,哪怕是五千料的帅舰,依然渺小如同一叶扁舟,摇晃得非常厉害。

    李中易坐在书桌前,尽管掩饰得很好,但依然被十分了解他的竹娘看出了端倪。她一手扶着书桌,一手抓住李中易的右腕,小心翼翼的劝道:“爷,水师的人,个个都是训练有素的老人,哪怕是再大的风浪,也不会有事的。”

    “唉,大自然的威力,终究非人力所能抗衡。”

    尽管,李中易早有心理准备,但是,突如其来的狂风骤雨,依然打乱了他的心绪。

    要知道,这次北上,船队里装载的可都是他费尽心血,栽培出来的精锐中精锐,心腹中心腹。

    一旦遭遇重大不测,导致沉船过多,整个李家军必定是元气大伤。无论是挺进中原,还是西出榆关,都至少要推迟三年以上。

    三年的时间,等到李中易重新造好大船渡海西进,人家赵老二早就黄袍加身,坐稳了皇位。

    到那个时候,李中易也不是不可以硬抢江山,只是,两强狭路相逢,中原地区只怕会满目疮痍,尸横遍野了!

    竹娘的劝慰,李中易多少听进去了一些,他反握住竹娘的小手,笑着说:“我渴了。”竹娘随即转身,去给李中易奉茶来。

    望着竹娘的背影,李中易不由抿紧了嘴唇,暗暗捏紧拳头。李中易明知道,那是自家女人的安慰话,但是,竹娘的话倒也点醒了他,凡事,关心则乱!

    赵老幺操控整支船队的时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无论是运物资北上榆关,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