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还是颇有一些的,比如著名的“国王费迪南”号、“理查马萨”号等等(这两艘英国船没来得及等到装载货物就离开,也没缴纳船钞,结果明朝人让澳门代缴,也是奇葩……),但比起以往也是大有不如的。总体上来讲这二三十年英国与中国的贸易一直处于萎缩状态,白白让葡萄牙人、荷兰人挣了大钱,英国人也是颇不服气的,因此目前在失去了东印度群岛香料贸易这么一个大金矿后,终于打算重整中国贸易了,在GD与明国官方的这两批次贸易就是如此——五艘满载东方货物的商船,若是顺利回到伦敦的话,当是这些年来第一等轰动的事情吧,估计会刺激更多的英国商人将目光投注到远方的中国大陆。

    英国人与南明朝廷的贸易,虽然是在廉州、雷州二府的地盘上进行的(这两地的守将原也是李成栋部将,但这些年来因为不是嫡系待遇较差,因此被南明朝廷分化拉拢了过去),但李成栋到底在当地还有一些眼线,私下里知晓了双方之间的贸易。不过他却没打算戳穿,反倒还派出心腹家人跑去雷州府与英国人进行秘密接触,看看能不能同样采购一些重要的火炮和枪械,因为东岸人对出口至GD的武器总有这样那样的限制,价格也不便宜,因此老李还是打算绕开东岸人新开辟一条商业渠道,毕竟多条路子总是好的嘛,当然东岸人的贸易渠道也不会丢了就是了。

    另外,无论是李成栋、南明朝廷甚至是FJ的郑家,也不是只知道买买买的蠢货,事实上他们也在努力寻求自制。比如,在台湾银行强势进入南海并垄断了相当一部分的贸易份额后,澳门的许多葡萄牙人失了业,这些人中很多被东岸人雇佣从此为东岸效力,不少人去了帝汶岛、孟加拉湾一带打拼,当然还有一些人被上述三家的高工资所吸引,转而为他们效力了起来,尤其是一些粗通枪炮制造、军阵战斗的所谓技术人才——不管这些人的水平如何,他们的大规模引进终究是慢慢促进了FJGD和南明的军事技术的进步的,只不过这种进步的幅度有多大,又能不能持续下去,就很难说了。

    这几大原本要么小富即安、要么醉生梦死、要么胸无大志的势力,之所以现在这么着紧发展军事生产技术及作战艺术,大概还是和如今越来越趋紧张的局势有关。天杀的闯军余孽、李顺贼寇,竟然在吞并了HN宝庆诸府之后犹不满足,又趁着王得仁尸骨未寒的时候,与其不肖子孙合谋,将地位位置极为关键的赣州府也给半骗半抢了过去,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家若是再不自强,怕那李来亨整顿完内部后,就要将血盆大口对着大伙张开了。到了那个时候,再临时抱佛脚显然是不太行的,大伙还是得从这会就努力自强起来,一面整训士卒,一面囤积粮草财货,随时准备与那帮贼寇决一死战——娘的,李来亨要夺老子基业,不死战更待何时!

    而东岸人与大顺军政集团密切的关系在这个敏感的时候,也变得有些分外扎眼了。因为以前你若卖给顺军一些武器、军资、战马,帮他们培训一下军官和士官,可能还没什么,毕竟需要他们顶在前面硬扛清军嘛。但在这个双方关系日益恶化,且已经走到了全面战争边缘的时刻,东岸人再这么做可就有些令大伙反感乃至敌视了(东岸人当然不会这么做,之前敲打顺军集团就是明证)。因此,也就怪不得李成栋这类素来与东岸较好的军阀也要与英格兰人搅和在一起了,实在是危机感在作怪啊。

    南方各势力集团与外界的小动作——尤其是与东岸关系最密切的GD李成栋集团——东岸人也不是一点都不清楚,事实上这两年来,他们已经通过或明或暗的多种渠道,知道这些家伙一直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葡萄牙人之间做着些背着东岸人的贸易勾当,只不过出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说破罢了。恰逢这一年来顺军在赣州搞事,南方开拓队的主要精力也放在了粮食生产及其他事务上,因此有意无意放松了对南海的监管——事实上在目前船只缺少的情况下也无法做到有效监管——使得英国、荷兰、葡萄牙商人小赚了一笔,南方各势力的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虽然不至于达到和顺军正面相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