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听说过南铁公司在登莱和宁绍的事情。这家公司自从离开本土,扎根远东之后,就一直悉心经营铁路及其附属地,目前旗下运营的胶烟线铁路已经成了一个稳定的现金奶牛,宁绍的上定铁路也开始稳定盈利,并将当地传统的内河船运输给冲击得七零八落。这会又在修建平荣线,应该也是看到了稳定的盈利前景,一步步稳固自己的根基罢了。

    与之相比,海军色彩非常浓厚的加勒比航运公司,至今一直在搞转口贸易及种植园产业,看似赚的钱也不少,但总有点根基不够扎实的感觉。他总觉得,万一日后政府收回他们在加勒比海的垄断经营权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战争结束后,占领了秘鲁和新西班牙的执委会什么决定都可能做得出来加航公司必然会遭到重创,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说来说去,加航公司经营的北美大陆没人,而南铁公司经营的登莱、宁绍却都是人眼辐辏、经济繁华之地,这才是两家公司之间最大的差别。

    “山楂”号在玄武港停留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区区三天时间。三天后,卸完货物并采购完补给的该船,就和两艘三桅帆船一起,离开了这个正在大兴土木的港口,继续向北行驶。

    它们先在中美洲地峡的巴拿马停留了一下,然后又去了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很神奇,谁都知道东、西两国随时会开战,但生意却一刻也停不下来交易完商品后,又采买了一些当地特产,这才扬帆,顺着南赤道暖流一路向西,最后再1700年4月底抵达了大溪地管委会辖区的金华港。

    老实说,金华县虽然只有一座城市,但无论是地域面积还是海域面积,其实都十分广阔。它几乎囊括了后世塔希提岛在内的十几个火山岛,拥有户籍人口三万多人,是东岸人在太平洋之中最大的岛群中转站。

    值得一提的是,金华县目前基本上已没什么太平洋岛民了。由于管委会第一位开拓者张金华的政策,东岸人在设立金华港后,曾经开着船在周围各岛屿上四处征讨,抓捕土人到主岛(大溪地岛)上干活。毫无疑问,那些种植园是十分残酷的,不但环境恶劣,看守们(多为农民军后裔)也因为早期与岛民们厮杀过于惨烈而手段毒辣,再加上传染病的影响,长期下来岛民们死伤惨重,至今已经十不存一。

    面对这样的危局,大溪地管委会不得不积极自救。在韩向东担任管委会主任期间,他们曾经与宁绍和登莱达成过协议,又接纳了相当数量的清军俘虏及裁撤的农民军部队后裔,以填补岛民死亡后日趋下降的总人口数量。

    到了1700年的今天,整个金华县十几个岛屿三万多人口中,太平洋岛民的比例已经下降到了不足10%,且剩下的也多与东岸人混血,文化和血统意义上的岛民基本可以宣告灭亡了。对此,东岸国内一些社会学家其实是颇有微词的,他们认为这破坏了大溪地管委会辖区的人种和文化的多样性,只不过没人听他们的,大溪地群岛或者说金华县继续在不可抑制地进行着东岸化进程。无论是语言文字、生活习性、建筑风格还是饮食服装,再过几十年的话,岛民最后的存在痕迹也将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山楂”号抵达金华港的当天天气有些恶劣。三艘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躲过了入港的暗礁区,进入到了风平浪静的环礁湖当中,并下锚碇泊。

    他们同样在这里进行了贸易,出售了随船携带的大量日用百货及奢侈品(钟表、乐器、昂贵工艺品等),然后采购了巨量的干果、蔗糖、胡椒以及黑珍珠,打算前往拉包尔管委会辖区进行贸易。

    黑珍珠现在算是大溪地管委会第一大出口商品。陆海军官兵军服的纽扣全部由黑珍珠制成,远东和本土很多中产阶级受此影响,也喜欢采购带黑珍珠纽扣的衣服,再加上首饰行业的需求,大溪地群岛的黑珍珠当真是远销海内外,闻名遐迩,为金华县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1700年5月31日,“山楂”号等三艘船只在经历重重惊险之后,顺利抵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