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由于剧社不断地改换节目,许多军事,家庭,政治,以及社会上的新问题都成了演戏的材料,士兵们也借节目了解社会和生活。王斌计划,以后华夏军占领一个地方,就以剧社表演的方式来消除了普通百姓的疑虑,扩大自己的根据地范围。如今他已经虽然没有明目张胆的竖起华夏军的旗杆,可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周围各县,无论是绿营、或是地方行政官员,恐怕告他黑状的不在少数。所谓“死猪不怕开水烫”,王斌已经完全顾不得了。
队伍人数增加,队伍的训练、建设就是重中之重,特别是思想文化建设,尤其重要。
因此,近水楼台先得月,剧团可以先为士兵的思想建设服务。在自己的队伍中,经过几次表演,剧社已经是无孔不入了。
通过表演,士兵们终于对华夏军的纲领有个基本的了解,“驱除鞑虏,恢复华夏”的革命思想也被普通士兵们所了解,最重要的是,士兵们迷迷糊糊了解了什么是民族,什么是尊严,什么是平等,什么是国家。
王斌也没有奢望他们一天就明白,但是,长时间的谆谆教导,耳濡目染,终会被大多数的年轻人所接受。
就像满清垮台,各种西方新文化潮水般扑来,国内年轻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们如饥似渴,纷纷钻研其精髓,饮知识之甘泉,得生命之真谛。
也许他们大多数人现在还不明白,但日复一日的潜移默化,他们终有了解和明白的那一天。即使他们懵懵懂懂,他们的后代也一定会大不一样。
第一次,士兵们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第一次他们有了人权意识。士兵们不再胆小怕事,消极无为。
训练和教育让他们知道了正义、平等、自由和尊严,而剧社则更是使这些思想深入人心。
几百年来,中国的文人一直要努力凌驾于百姓之上,侪身于高高在上,统治百姓的官僚阶级之列,他们所凭借的手段就是把象形文字和仅有的一些知识据为已有,以此来作为控制百姓们愚昧的武器,而不是用来启蒙。
但是华夏军新的教育却产生了一种新的现象,那就是大众百姓掌握知识,而且还从孩子做起。 王斌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培养更多的知识青年,推动华夏社会的进步。
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系统的义务教育,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培养知识文化精英,普及基础学习,开发民族智力,这也是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
而在所有戏剧节目中,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把诉苦大会参杂其中,就是通过士兵本身的倾诉来达到震撼人心的反清效果。
通过剧团的宣传教育、诉苦手段,激起士兵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满清的憎恨。
华夏军的士兵大多数来自于贫困底层,因此每个人基本上都有一本“三毛流浪血泪史”。王斌就是要把这些人心中的伤疤一个个给撕开,让左右都彼此观看,所有人都痛彻心扉!
当剧社的演员们把这些人的悲惨经历一个个在台上表演出来时,台下不时会传来士兵们压抑不住的抽泣声,有过相同或者相似经历的士兵们也都是心里戚戚,眼圈通红,自然而然地,士兵对满清,对荼毒百姓的官僚军阀们都是痛恨不已,而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颗颗渴望打翻满清朝廷,打破旧秩序的热心。
士兵们也经常被请上台讲述他们的苦难史,军官们也经常教育他们,要建立一个新的国家,他们的孩子们以后才能不受别人欺负,吃得饱,穿的暖,过上好日子。士兵们只有赶跑穷凶极恶的满清统治者,大家才能过上好日子。
如此一来,长久的潜移默化,再加上严格的训练,一支思想成熟,纪律严明,作风过硬,能征善战的铁军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
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