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多年统治里,直到满清垮台,各种起义层出不穷,而这也是两百多年来,满清实行愚民统治的根本原因。
明帝国的这些武夫军阀们,几乎全都摇尾乞怜,投靠在了满清异族的脚下,这些毫无廉耻、嚣张跋扈的军阀们在倒戈投清之后,一路叫嚣南下,成为了满清异族屠杀本族汉人的急先锋。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广州大屠杀,这些汉人里的败类,急急冲锋在前,争先恐后向自己的异族主子表功。
相对于武夫的跋扈和无知,明朝士大夫的无耻、则更是被后人称为国耻。虽然也有许多高洁之士,但毫无民族气节,“水太凉”的败类占了绝大多数。多少前明官员争先恐后投效满清,剃发易服更是冲在前面!
三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皆逃;纲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留命一条!
公元1644年,满清攻破北京城,一年后,清军兵临南京城下,南明都城南京城破前夕,残明百官焚香跪迎清军入城。一位乞丐目睹在国家灭亡之际,为什么没有人殉国,朝廷养了那么多士大夫,为什么他们摇尾乞怜,纷纷向异族投降,难道三纲五常,礼义廉耻,只能留在田间地头? 这些国家的精英们为什么如此不争、如此无耻?
乞丐留下了一连串疑问和愤懑,写了此诗之后,从百川桥一跃而下,投秦淮河自尽。
事实上,早在清入关前,投降清朝的明朝大员就有十几人,中下级官吏降清的更是不可胜数。到了1645年、清军渡过长江后南明都城南京城破,文武百官几乎悉数降清,南明第一任皇帝弘光帝朱由菘,遭群臣变节,本人被手下重臣劫持献于清兵。
这些士大夫,在朝为官时,正气凛然,满口忠义,但是明亡时,无论是大顺军或清军,谁来降谁。明朝士大夫的无耻之举,连他们的新主子也看不下去,多尔衮就曾当面讥笑这些人是“明朝罪人”。
明亡后,朝鲜还厉兵秣马,翘首盼望明师北伐,即使女真入主华夏后的很多年,朝鲜仍着明服。
属国如此,主国却如此不堪!
后来朝鲜等来的,是身着满人衣冠的汉族士人,失望之余,他们这样形容此时的中国士大夫,说他们是“文明程度高,但无气节”。
诚哉斯言。气节一失,再无上国!
眼下重庆府中的这些官员还不是一样,“文明程度高,但无气哉”!真真是节操碎了一地!
王斌把信放到桌上,又看了看账册,沉声道:“把信和账册上记载的人按时间分开,以我军攻下重庆之前的和之后的各分成一堆。凡是我军攻下重庆前的都不做处理。但若是我军攻下重庆府后,还与满清纠缠不清,甚至提供情报的败类,一率严惩!”
他冷冷地道:“明哲保身是人的天性,但若是想借我汉人的头颅,得到自己的乌纱帽,一率按通逆罪严惩!”
李破奴道:“大人,这些人毫无廉耻,锦衣玉食却不知道洁身自爱。以小人看,莫不如让这些人去大雪山受受苦,挖矿炼铁、修桥铺路,垦殖开荒,一天一碗稀粥,让这些闲的没事干的家伙也尝尝底下穷人的滋味。”
董平喜道:“破奴这个主意不错! 那么大的铁厂、玻璃厂,那么多的荒地,更别说通往汉中的驿路了,更是需要大量的人手!”
帅治谟点头道:“此计确实甚好! 像“赵半城”这样罪大恶极、私通鞑子的,自然是明正典刑。剩下罪责较轻的,一率先安排到大雪山挖矿和修建到汉中的官道。总不能让士兵一直做这些事情!”
王斌语气森冷:“选择吉日,明正典刑。光明正大的让百姓知道,这些寡廉鲜耻的民族罪人,有着怎样的丑恶嘴脸!”
他转过头来:“董平,作为重庆府的最高军政人员,你务必把此事办好,以儆效尤!”
王斌看了看外面亮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