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由此,整个故事最终变成了一次自我救赎的过程。

    在影片的结尾,伯恩当着奈斯基夫妇的孤女说道:“你的父母不是那样死的,都是我杀的,对不起。”,就此卸下了沉重的心理包袱。

    与《谍影重重1》相比,第二部的节奏更为明快。

    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给过罗南一份统计,《谍影重重》平均镜头长度2.6秒,而到了《谍影重重2》上,平均镜头长度只有1.9秒!

    高速剪辑营造出了异常激动人心的视觉高潮。

    可以说,保罗-格林格拉斯赋予了影片很多新的表现形式。

    但作为一部典型的商业片,在剧情设置上依旧遵循着最基本的好莱坞模式。

    主角与反派的正邪对立非常明显,始终贯穿伯恩和CAA的对抗,“绊脚石”计划的负责人还没死绝,伯恩又被CIA追杀。

    再就是典型的三幕式结构。

    第一幕必然是交代人物和背景:伯恩在逃,CIA的键盘侠、高领毛衣控们初步制定应对伯恩的策略;第二幕矛盾激化,伯恩与关键队友建立联系,CIA先派喽啰探路,再派与伯恩势均力敌的杀手阻击,这期间必定来一场追车戏,一场跟踪与反跟踪戏。

    第三幕故事达到高潮,伯恩的生存危机解除,CIA高层伏法,伯恩自带BGM华丽退场。

    当然,作为正统商业片,还有永不过时的邪不压正的主流价值观。

    目前《谍影重重3》的剧本已经完成,算上前两部在内,结尾时草菅人命的CIA高层要么死于非命,要么吞枪自尽,要么遗臭万年,要么坐穿牢底。

    这就符合了观众对主流商业类型片的期待——邪不压正、恶人有恶报之类的大团圆结局。

    归根结底,这些都是商业最容易取得成功的一些有些规则。

    遵守的人取得商业成功的几率最高,不遵守的人未必不会成功,但成功几率要小得多。

    影片放映结束时,影厅中响起了极其热烈的掌声,掌声经久不息,持续足有数分钟之久,特别是后排的观众就坐区,前面的掌声已经落下来时,那边依旧掌声如雷。

    仿佛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表达他们对于影片的喜爱。

    一部能受到大多数观众喜爱的大众影片,很容易就能深入人心。

    首映式结束,罗南没有过多停留,给安妮-海瑟薇打了电话,带着她上了车,返回比弗利山庄。

    安妮-海瑟薇上了车之后,一直在轻轻按压眼睛。

    “怎么了?”罗南关心的问道:“不舒服吗?要不要去看医生?”

    安妮-海瑟薇转头对罗南笑了笑,说道:“没事,电影镜头晃动的太厉害,镜头切换也太快,可能引起视觉疲劳了,休息会就好了。”

    罗南轻轻拍了下她的手:“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吧。”

    安妮-海瑟薇闭上眼睛,靠在罗南的肩膀上,说道:“这片子风格很独特,尤其配合动作设计,动作镜头太凌厉了。”

    罗南说道:“这也是影片卖点所在。”

    安妮-海瑟薇睁了睁眼:“对眼睛容易疲劳的观众太不友好了。”

    罗南哑然失笑,其实也有很多人不喜欢《谍影重重》系列,最大的原因也是风格问题。

    好在这是普通的2D,不是3D,否则就不是眼睛疲劳,而是很多人直接吐出来。

    但欣赏这种风格的人还是多数,毕竟类似的风格以后成为了好莱坞动作片的主流。

    在这个CG技术空前发达的年代,任何明星都能在银幕上像模像样的闪躲腾那,扮一回英雄,但观众早已对这种花拳绣腿审美疲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