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道教,他为了答谢这两位仙人,特在宫城西边修建了一座宏伟壮丽的道观,并赐名“灵济宫”。在宫内塑有徐知正和徐知谔二人塑像,并分别封为玉阙真人和金阙真人。后改封真君。
关于徐氏两兄弟,在五代时确有其二人。他们是五代时闽南吴国(今福建福州)丞相徐温之子。徐温死后,徐温的养子徐知浩篡夺皇位,立国号为南唐,封徐氏兄弟二人为王。后二人带兵消灭了福州青圃鳌峰山上的贼寇,使百姓得以安生。百姓为感激二人,在鳌峰山上修建灵济宫供奉他们二人为灵济真人。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说梦见徐氏兄弟呢?因朱棣是夺了侄子的皇位,而朱棣崇信道教,说梦见徐氏兄弟的意思是说他的皇位是有仙人相助的。北京灵济宫因是皇帝下旨修建的,所以朝中的大臣年年岁岁都要去祭拜。现北京的灵济宫已无存,而福州青圃县的灵济宫不但道观宏伟,香火也很盛。如今,在青圃灵济宫的山门前有一副对联:“欲观北京皇帝殿(北京的灵济宫),先看青圃灵济宫。”
据明《帝京景物略》中记:“皇城西,古木森林。春峨峨,夏幽幽,秋冬岑岑柯柯。风无风声,日无日色。中有碧瓦黄脊,时脊时角者,灵济宫”。可见灵济宫的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寺内是古松参天,环境幽丽。
在明代多有文人墨客写有观游灵济宫的诗词。如明朝首辅费宏曾写有《过灵济宫》,诗云:“匹马春行困驰逐,巍然仙宫惊在目。簷牙高啄总塗金,殿址重铺皆砌玉。”李东阳《冬日灵济宫十六韵》诗云:“贝阙崑崙外,浮生此路疑。蓬莱移旧国,尘世出瑶池。”
在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有给事中左懋上书说此二真人乃叛逆之臣,不宜受朝廷跪拜,请求灵济宫用帐围住不再开放。由此,灵济宫逐渐衰败。到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以林清为首领的天理教农民起义军攻打紫禁城,因林清是以灵济宫为起义的指挥部,所以清廷拆毁了灵济宫。民国后,人们为了纪念林清,就用林清的谐音“灵境”称呼灵济宫所在的胡同为“灵境胡同”。灵济宫在现灵境胡同的东部北边,过去施工时曾挖出过灵济宫的地基。
显灵宫与鲜明胡同
在西四南大街路西砖塔胡同西部南边的鲜明胡同里,在明代也有一座著名的道观:显灵宫。所以胡同叫显灵的谐音“鲜明”。鲜明胡同为南北向,南起三栅栏胡同,北到砖塔胡同。现在砖塔胡同的西部和鲜明胡同以及旁边的山门胡同(显灵宫的山门处)等,都已消失。
显灵宫修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有道士周思得行灵官法,自称知祸福先。因朱棣崇信道教,为其修建天佑庙,到明成化年间,因成化皇帝也崇信道教,改名大德显灵宫。
明朝时期,显灵宫建筑宏伟,古柏葱郁。尤其是宫内有一棵奇柏驰名京城,为当时京师七奇树之一。据明《帝京景物略》载,在明代时的“京师七奇树”为:天坛“抝钱榆”、显灵宫“折枝柏”、报国寺二“矬松”、卧佛寺二“古娑罗树”、韦公寺的苹婆(苹果)、海棠、奈子(沙果)。其中有诗句这样描述显灵宫的“折枝柏”:“显灵宫折枝柏也,雷披一枝,屏于留中,折而不殊,二百年葱葱。”又记:“百年前,夜雨霹雳。晓见柏垂当门为屏,知神意隐蔽……而柏不更枯。”
在《帝京景物略》中载,在明代也有很多文人墨客写有游观显灵宫的诗词。如信阳何景明《过显灵宫》:“不到玄宫久,桃园更此行。行知瑶水近,坐望赤宵中。”盱眙李言恭《春日同众公集显灵宫》中有句:“藤像来东海,金河谏北銮。柏垂师弟教,殿告帝天安。”
显灵宫在明嘉靖年间香火最盛,因嘉靖帝崇信道教达到走火入魔的程度。而显灵宫也就是在嘉靖年间被一场大火焚毁。
朝天宫演变成多条胡同
灵济宫和显灵宫都修建于明永乐年间。明宣德年间,在阜成门内北侧修建了更大规模的朝天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