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进击铁山;一路大军经阳山高阙出击,以你们之见哪一路可以为主力?”

    张长逊道:“陛下,以在下之见,颉利是舍不得离开漠南,返回漠北的,否则眼下冬季将至,他最少要冻死大半的牛羊战马。我看颉利应是有在铁山与我军决战打算,若是不敌,颉利必是往西而逃,投奔吐谷浑国王慕容伏允或高昌国王麴文泰。若是我军应是以主力出阴山山口,而以轻骑一路迂回阳山高阙,截断颉利西归之路才是。”

    李重九闻言道:“有张爱卿在,何愁突厥不败!既然如此,朕命尉迟恭,张长逊,突地稽率汉军骑兵一万,北附汉军骑兵一万,靺鞨骑兵一万,西进取道阳山,迂回铁山左侧,而朕率领主力北进,攻打阴山山口。”

    众将听了当下一并领命。

    二十余万主力大军当下前行,李重九担心颉利逃脱,当下命薛万彻率领五千汉军精锐骑兵倍道先行,为第一阵。

    英贺弗率领一万室得奚部骑兵紧随薛万彻,为第二阵。

    突利率一万突厥骑兵为接应,第三阵。

    三军依次推进,向阴山山口而去。

    大军通过平坦的刺勒川平原,终于来到阴山山下。阴山巍巍而立,这里有一段古长城围着阴山山脚长长围绕,仿佛女子罗裙的裙脚一般。这条古长城是当年赵武灵王破了林胡、楼烦时,在阴山山脚下修葺的,也就是昔日的赵长城。

    越过长城,就可以看见一条用白色石块对垒成的石道,石道旁的土地白色如石灰一般,沿着大山谷口弯弯曲曲通往谷内的沟顶。远远看去十分显眼,就算隔了好几里都可以清楚的看见。

    苑君璋对李重九说道:“谷顶的那道山梁,就称为白道岭,阴山南坡山势陡峭,北坡较为平缓,翻越山梁路就好走了,下面就是白道终点武川镇了。”(未完待续。。)

    [三七中文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