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堂上众臣新破突厥,高句丽之势,然后做出伐唐的决定。
当初推行此策时,房玄龄向李世民上奏,说赵国虽眼下兵力强大,但是新破突厥,高句丽,兵马骤胜,正是兵骄将傲之时,虽强但有隙可乘。至于突厥,辽东,岭南,江淮都是新降未久,士民容易反复。
若是在这时候,唐军在决战中一战击败赵军,那么两国间优势就会倒转过来,就算是两军战和,对于李唐而言也有利而无害。
所以房玄龄故意派薛收游说薛万淑,散布李唐畏惧赵国伐唐的消息。没有料到李重九,却识破了房玄龄之策,仍用两年时间砺兵积粟,准备与李唐决战。
杜如晦道:“房兄的计策是不错了,若是李密,杜伏威,窦建德之流必会中计,但对付李重九就不够了,此人不为外物所动,有着自己主张和判断,实乃是劲敌。”
李世民转过身来,笑着道:“好了,房卿不必自责,此事朕也有责任。两年也好,朕也有两年的时间厉兵秣马,将来的事谁知道,李重九既以为两年之后决战胜算更大,那么朕与他走着瞧。与这样一个对手交战,实是朕有生以来最大之挑战,必要堂堂正正败之,方能显示朕的本事。”
听李世民这么说,房玄龄,杜如晦露出振奋之色,李世民真乃是雄主,不论任何时候,都是这么斗志旺盛,这一点就算李渊也不能及。若是没有李重九,二人都不会认为会有其他人能取代李世民成为天下之主。
杜如晦亦是笑着道:“幸亏李重九不是一点弱点也没有,他用兵不过平平,临阵指挥更是不如陛下多矣,微臣想是临阵决战,那么倒是我们的机会。”
听杜如晦这么说,房玄龄微微点头,李世民只是笑了笑。
君臣三人议论之时,外面脚步声仓促传来。
一名将领进入内殿后,一口跪在地上急忙道:“启禀陛下,赵军大将王君廓在十日前,率五万突厥,室得奚骑兵,挖塌边墙杀入河西,连破二十余城,杨都督不能抵挡,向陛下求援,此十万火急!”
这将领之言,饶是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都是一贯镇定,久经风浪,但听闻王君廓杀入河西,驰骋纵横,如入无人之境仍是头皮阵阵麻。
加上现在河内,襄樊的压力,眼下赵国只是拿出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就令李唐上下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精神。赵国现在无论国土,人口都是胜过李唐,李重九若有心砺兵积粟备战,赵国将真正潜力转化为实力的时候,才是李唐最畏惧之时。
李世民就算再如何善于治国,也是无法改变这一切,待钱粮和兵力差距继续拉大,那么房玄龄的担忧就会成为现实,两年之后,唐赵之间的悬殊恐怕会更大。
但眼下对于李世民而言,也是无暇考虑这么多了,眼前如何击退王君廓五万大军袭击,才是当前要事。
革新四年,
十月,赵国大将王君廓率五万人马,攻略河西,李世民起复大将屈突通,并以杨师道,柴绍为副,率军北击,击退赵军袭扰。
同月,李唐宰相萧瑀叛唐归赵,李重九封萧瑀为许国公。
十二月,徐世绩率三万人马南下,乘雪天之时,强攻襄阳。李唐张公瑾率军死守,赵军最后无功而返。
革新五年,一月,李重九封苏贵人诞下之子,为楚王,取名李通。
是月,皇贵妃李芷婉有孕。
二月,庐江王李瑗降赵,尉迟恭,薛万均乘机率师南进,突破唐军防线,攻陷唐军河东三郡。
李世民下诏怒叱绛州总管段志玄,不敢迎战。段志玄得李世民训斥后,出击反击,但却被尉迟恭击退。
三月,李唐功勋名将河间王李孝恭,在长安府内饮宴时暴卒。长安城内众说纷纭,纷纷有人怀疑是李世民暗中派人下毒杀李孝恭。李唐宗室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