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先生,揣测吾主身在何处吗?”
李重九哈哈大笑道:“房先生这么说,就太小看朕的气量了,朕早已确定,此刻李世民并不在城中,那么杜如晦必是随驾而去,对吗?”
房玄龄脸上皮笑肉不笑道:“陛下不用再故意试探了,房某不是三岁小孩,不会被陛下套出话来的。此来城上不过是为了一睹陛下风采,同时有言劝之,陛下兵多将勇,横扫天下本再反掌之间,但眼下却轻兵冒进,岂不闻强弩之末的道理。眼下陛下中了吾主坚壁清野的计谋,若是早早退兵,尚且可保半壁江山,不失一国之主,可要执意在长安城下虚耗,那么陛下性命不用多说,几十万大军恐怕也是转眼烟消云散。”
“大胆!”
“放肆!”
姬川,虞世南都是同时大骂,这个房玄龄实在是太不知好歹了。
李重九止住二人,从容地笑着道:“房先生,这样的话,朕自领兵以来就听得无数次了,耳朵都长老茧了。而今呢?朕依旧好好的,而对朕说过这些话的人,都已成了朕的阶下囚了。”
“房先生,既是有话要劝朕,那么朕也有话劝你,早早献了这长安城,降了朕,以你的才能治理一个县是可以的。至于杜如晦嘛,他若降朕,可以治理一个郡。怎么样要不要考虑一下?”
李重九说完,赵军众士卒都是捧腹大笑。房玄龄在城头上哈哈大笑,然后拱手道:“陛下口若悬河,张仪苏秦不能及,不过打战不是嘴皮一动就可以打赢的,在下在这里拭目以待。”
“那么朕也拭目以待!”
李重九点点头,他早已是看见城墙上唐军,悄悄运来两辆大型弩机。李重九自是知道唐军要干什么,这房玄龄果真歹毒,这边与自己说话,那边要派人暗算自己。
当下李重九拔马而走。赵军从东渭桥再次渡过渭水。
见唐军没有追来,姬川不由问道:“陛下为何知道李世民没有长安城城中?”
李重九道:“你们也看到朕方才一箭朝城头射去,那些守城唐军士卒用箭反击,射得杂乱无章不说,所用之弓弓力不过一石,这样的兵最多称之乡勇,怎么可能是李世民在关中久练的精兵。”
姬川听了恍然大悟,但同时道:“那陛下也不该亲身犯险啊。”
李重九笑着道:“若是朕不亲临城下,以身作饵,守城唐军士卒怎么会轻易引弓射之,至于安全之事,朕自有分寸。”
姬川听了不由佩服,当下不说什么了。
当下廷卫军返回大帐,众将早就担忧了侯了一个上午,眼见李重九平安无事,都是大喜。
李重九道:“长安城下不过乡勇,并非是精锐,眼下我军已至长安城下,攻城并非上策,朕已有……”
正待李重九与众将商议之时,一名将领入内道:“陛下,风闻司的人得知了李世民主力所在,特来禀告陛下。”
“让他进来。”李重九面色不变。
不久一名男子奔入大帐,向李重九道:“属下风闻司洛阳署秦岚拜见陛下。”
早是有人查验过此人身份,确实是风闻司安插在长安在细作。李重九道:“长安的风闻司之人,为何今日才来向朕禀告消息?”
秦岚垂泪道:“陛下,并非是属下办事不力,在一个月前,李世民突然出手,派心腹于志宁率领人马捣毁了我们风闻司在长安的数个据点,几十个兄弟被俘,被杀,或是不知下落。当时卑职侥幸外出办事,待看到同伴在城楼刻下示警的暗号,这才侥幸逃了性命。”
风闻司在长安安插数年,给赵国带来了很多重要的情报,立下了很多功劳,但之前一直没有怎么被李世民针对。而这一次李世民突然出手,破除风闻司的据点,显然是雷霆一击,已经是蓄谋很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