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为零的奇特战舰。

    整体看起来就像个大肚子茶壶,不过它前后左右加起来有四个“茶嘴”,也就是伸出去四个空心的管状物。

    中间的“茶壶”是一个扁球形,长度在400米左右,高度大约在250米,底部四边各有一个推进器。

    伸出来的“茶嘴”长度只有50米,底部口径在30米左右,越往上越小,到最前段的时候只有不到10米。

    一旦它飞起来加入战斗,你完全可以在脑海里想象出,一个有四个茶嘴的茶壶,在炮火喧天之中,慢悠悠的到处飞。

    想起来就很扯淡!

    可是,这种战舰外形虽然不咋滴,可它的能力却很变态,可以说是增收堡垒级后勤战斗母舰,最精髓的子战舰存在。

    “巨象级”能量补给舰,这是刑风给它取得中文名。

    这类战舰在战场中的功能,通过他的奇特外形就足以体现,就是给攻击型战舰补充能量。

    “泰坦级”和“堡垒级”两种战舰,和亚特族的战舰有点类似,同样也有自己的能量防护盾。

    亚特族的能量盾是细分的两类,分别是电磁动能防护力场和能量偏转力场,可以随时根据需要来调整防护类型。

    这样细分的能量盾好处有两点……

    第一,它不是硬拦截的防御,而是属于引导混乱型的软拦截,不需要去担心能量盾耗损太过于严重,导致其他舰载设备和武器供能不足。

    因此,能量盾的能源供应,不仅不需要和舰艇的能源反应堆隔开,甚至还可以直接和反应堆直连。

    第二,借助于直连和软拦截的优势,能量盾可以长时间开启,大大增加了战斗续航能力。

    不过,优势很突出,缺点也很明显!

    两种能量盾都是单属性拦截,在战斗中为了保证战舰能量供应稳定,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会开启双能量盾,以免造成能量耗损过快。

    因此,一旦敌人知道了战舰的特性,很容易遭受到了敌人的偷袭。

    比如在开启电磁防护力场时,被敌人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用能量形态的火炮偷袭轰炸,从而导致舰体遭受到重创。

    而“堡垒级”和“泰坦级”的能量盾,并不是力场类的能量盾,而是和大虾族的区域型防护盾差不多。

    只不过,比大虾族的更强,可以说是升级进化版——

    矩阵防护盾!

    这是一种由能量实质化,产生出无数个能量体八角菱形片,在舰体外部组成一个超大的能量防护盾。

    远远的看上去,就算是鱼鳞一样!

    说的直观点,这种“矩阵防护盾”其实就是在战舰的钢铁装甲层外面,再套上一层能量装甲。

    它的防御功能和钢铁装甲差不多,都属于全类型攻击的防御。

    不管是动能武器还是能量武器,只要没有达到它的能量承受极限,它都能给你防御下来,避免战舰的舰体受到损伤。

    而这种全面防御的防护盾,它的优点已经很明显了,只要开起来,在它没有被打破之前。

    不管你是偷袭,还是正面攻击,也不关你事哪一种类型的武器,战舰本体都能毫发无伤。

    和亚特族的能量盾一样,优点明显,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由于需要稳住这个超大型的矩阵防护盾内,无数实质化八角菱形能量片,因此它的能量消耗很庞大。

    而且还会随着敌人的攻击强度,相应的增加能量消耗。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整艘舰艇的正常运行,比如动力、武器、系统等等,不至于被敌人一通集火下来。

    舰体是没什么受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