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安放在后方,随时给予目标敌人一发“大GG炮”,让它直接爽上天的超级大炮台。

    “暗黑之光”的10000公里射程,也完全可以满足这一点。

    如果让“泰坦级”旗舰冲到前方,由于距离越近射击角度越小,加上他那庞大的体型根本不灵活。

    做一个肉盾倒也可以,但是最大的杀手锏“暗黑之光”主炮,基本就别想发射了。

    而让这么强力的“超级炮塔”,失去它最大的优势,除非遇到的情况很特殊,或者舰队指挥官是个傻子。

    否则,没有人会去这么干!

    第三点,也是暗黑之光主炮最大、最危险的缺点,在开火发射的过程中,顶部装甲防护为零。

    即便在每一发炮弹发射结束,主炮进入冷却期间的时候,顶部的16瓣装甲板都会重新闭合。

    可这个闭合的过程很长,需要五六分钟才能完成。

    也就是说,在炮口打开、锁定发射、炮口关闭这个过程中,原本战舰防御最强的位置,原本能够顶三四炮的“泰坦级”头部,就会变成防御最差的地方。

    要是被敌人找到了机会,集火用超大口径主炮打破防护盾,剩下的炮弹就能轻松打穿炮口,沿着炮管直入核心。

    要是炮管正好是在蓄能期间,那更是会让内部的反物质能量全部失控,在战舰内部一场毁灭能量风暴。

    这种从内部爆发的伤害,很可能瞬间能让泰坦级超旗土崩瓦解。

    这是致命危险!

    为了避免这艘耗费大量心血,好不容易制造出来的“超级大炮”,不至于在战争中英年早逝。

    刑风接下来使用“女王号”的时候,对于舰队的排兵布阵,需要着重的考虑到这个致命的危险。

    而只要把这个炮台用好了,让它的招牌“GG炮”发挥作用,绝对能在大规模星际战斗中,给予刑风不小的帮助。

    而泰坦级旗舰的这个集指挥、驾驶、主火力输出的“乌**”,加上后方遍布各种防御炮和副炮的圆柱体舰身。

    两者也就组合成了“泰坦级”旗舰,整个舰体的形状。

    战斗舰为了增加机动性,和尽量减少防护盾的面积,用来降低舰载能源的消耗,以及减少被打击的面。

    舰体结构相对来说更加精简精炼,总占用空间并没有堡垒级那么的庞大。

    即便“泰坦级”超旗的长度,达到了惊人的16000米,可它的空间总体积只有204亿立方米。

    和“堡垒级”后勤战斗母舰678亿立方米相比,足足少了三分之二还要多。

    而“泰坦级”超旗除了这个“暗黑之光”终极主炮,能够给予敌人最致命的打击,还有一个极为变态的能力。

    也就是这项能力,让刑风对这两艘战舰的等级,有了一个明确的划分。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刑风对战舰的统一规划,由于整个地球的星际战舰,都是通过寰宇集团来打造。

    因此,刑风对战舰的规划,也将成为全球所有国家的统一标准。

    通过了解大虾族和亚特族的信息,以及对他们的战舰进行分析,刑风对星际战舰有了一个他认为很合理的分级。

    首先是对星际战舰的定义——

    能够载人进入太空中,进行远距离航行,并且具备在太空中战斗,和长期生存的飞行设备,可以称之为星际战舰。

    如果是不能进行战斗的飞行设备,只能称之为太空船或者星际飞船。

    对于星际战舰的类别,刑风取消了大虾族的什么一级战斗舰,二级战斗舰,亚特族的前排战舰、火力战舰等等,这种混合起来太过于复杂的类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