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的主要战法就是用人命换消耗,一旦陷入那种节奏,结局也不过是死与逃。
所以王庆最先改造的就是上次闯军阵立下汗马功劳的夔牛跃。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面对精密的阵法,也许还就是这种最无脑的硬冲最有效。
但是夔牛跃毕竟是少林武功变化而来,过于强调气血之力的运用,爆发力十足,但后劲不足,冲出的距离也有限。这在武林对决中,足够了,但面对军阵那纵深,就差的远。
这段时间,王庆构思了无数种对它改造的方案。可惜真实演练后,却基本都被枪毙了。
武功改造从来就不简单,不但需要自身基础深厚,博学广闻,还需要一点点的调试,在无限的可能中寻求最优。
相比起来,远古,甚至大唐时期的武功改造起来相对容易。粗糙也有粗糙的好处,更容易抓住本质。反而现代的武功,太精密了,反而无从下手。
夔牛跃就是澄广和尚的得意之作,既兼顾了爆发,速度,同时气血充盈之际,防御能力也得到极大提升,可谓攻守皆宜。
王庆想在已经完善的运行体系中再加入真气的作用,就不得不考虑兼容性。
事实证明,兼容性极差。
饶是王庆三个丹田互有特性,相互间融合度极高,而且还有长期使用云飞玉皇,三力合一的经验。这门武功对气血的利用太过极端,依旧拒绝真气和神识的融入。
好在王庆也不是那钻牛角尖的人,内部不行,那就外部辅助呗。
新学的《五雷遁》进入了王庆的视野。
这门半强迫学的轻功,给了王庆更多的可能。
遁法,是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上古秘法。据说那时候的人,体能灵气浓度极高,可以短时间内全身元素化,借助自然界存在的同性元素,以近乎瞬移的方式在其他地方重组身躯,称为遁法。
现在当然不可能了,但这门《五雷遁》也算别开生面。
所谓轻功,主要分两部分,轻身与动力。
轻身,就是真气的一种特殊运用,来从物理上减轻体重。这也是轻功无防的罪魁祸首,真气都用来轻身了,自然没有多余的用来防御。
动力,则和招式差不多,核心就是如何更好地借力,如何减少空气阻力。
《五雷遁》之所以能用更少的真气,达到更快的速度。就在于太华上院对于昆仑特有雷电的独特应用。
王庆之所以能快速入门,除了自身对于雷电的熟练使用,更重要的,这个法门有点眼熟啊。真亏的古人的思想这么超前,活脱脱的不就是个人肉电磁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