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免。礼仪司负责规定官民的礼仪。

    征税司负责在全境之内征税。屯田司负责督导各守备营、练兵司的屯田事物。防疫司负责监察、预防境内的瘟疫。

    纠察司负责查处违反法纪的官员,律法司负责死刑等大案要案的审核宣判。劝农司负责推广良种、改良农具、发展生产。

    工商司负责制定各地工商税务。铸币司负责筹备铸造银币。银号司就是刘宣指定的中央银行。驿政负责全身驿站邮递。

    中书省直辖五府四十九县。一府之内,除了知府之外,还有同知一人、官职从四品。校尉一人,官职从四品。府丞一人,官职正五品。通判一人,官职从五品。主薄一人,官职从五品。推官一人、官职从六品。驿丞一人、官职正七品。

    剩下的就是知事、校检、捕头之类的从九品小官十几人。

    一个府衙之中,吃皇粮的官员大小相加也就是不超过二十人。相比起明廷。刘宣治下府一级的官员虽然稍多,但是区别并不算很大。

    一县之中,县令为正六品官员,其中洪洞、临汾、安邑三县的县令地位更高。为从五品官员。除了县令之下,还有县丞一人、县尉一人,为从六品官员。

    此外还有通判一人、主薄一人、教谕一人,都是正七品官员。另有典吏一人、驿长一人、捕头一人皆为正八品官员。

    另外县令还直辖税务、水利、劝农、防疫四科。县尉下辖武备、名团二科。县城下辖商贸、路桥二科,每科的科长都是八品官员。

    另外只要一个集镇的人口超过三千人,就会在集镇之内设立乡一级行政单位。

    一乡之内、设立乡长一人。为正八品官员。乡长之外,还设有税总负责收税,巡总负责治安,这二人为正九品官员。

    另有驿总负责驿站、邮递、医官负责防疫、法官负责处置邻里纠纷、书吏负责文书账册。这写乡中官吏,皆是从九品的微末小官。

    在人口过千的村镇之中,另设立亭长一人,官职为从九品。人口少于一千的村镇,设立保甲长,但是保甲长就不是固定的官员了,他们也没有固定的俸禄,只是在年节之时,地方上有一些固定的年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