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道,唇边却是带着点点笑意,而后道:“那时候,势必要天下大乱,也是不甘心的人,重新看到希望的时候了。”

    老僧默然。

    回头,几个沙弥似已走了个干净。

    原来他们见了老僧来,便已悄然退开。

    老僧行了个礼,而后退走。

    而此时,后院里又响起了琴音,只是这琴音,却再无方才的悠然,而是多了几分浮躁和肃杀,几处音节铿锵有力,如刀剑叫名,又如雷音刺破了苍穹。

    池塘边的柳树上,一段败柳随风飘下,落入池水,这炊皱了的池水,霎时间,起了涟漪,就如同此时的局势!

    ………………

    走了两日……

    车马终于在最后一个车站停了下来。

    李世民甚至已不知道到了哪里了,他只晓得,自己已深入了大漠,至于真正抵达了哪里,便无从知晓了。

    “此处叫宣武。”陈正泰似乎看出了李世民心中的疑问,适时地道:“沿途上的车站有十三座,每一座车站,将来都会有牧人定居,将来这里会热闹起来,形成一个个市集,会有无数的货栈平地而起,所以……陛下……学生未雨绸缪,将这些车站,都先取了名,将来这些车站名,等车站演化成了城镇之后,这城镇的名,也就有了。”

    李世民心里思量,他大致是明白陈正泰的意思了,每一处车站,都意味着成为一个木轨铺设之后的节点,人们可以在此登车和下车,也可能在此装载货物和卸下货物,先有了牧民,会守卫这里的木轨,渐渐会有商贾,商贾来了,就需要货栈,货栈建了起来,会出现有人看守。

    等人开始密集之后,就会有更多的车马行和客栈,也会有许多东西贩售,附近的牧人和商贾以及伙计,都要在此花销,渐渐的,会聚集更多的人。

    他不由大笑道:“你倒是想的周全,竟连这个,竟已想到了。”

    陈正泰认真的道:“这还不是陛下时刻教诲儿臣吗?儿臣哪里懂什么大道理啊,都是平日在陛下身边,耳濡目染的缘故。”

    李世民张口想说什么,可最后这些话,又吞回了肚子里去。

    这个家伙……身份还真是随时能够自由转换,一下子以学生自居,一下子做出自己的女婿的样子,可能下一刻,他又变成了恭顺的臣子了。

    李世民看了看周围,随即道:“为何在此停留?”

    “再往前,就不能走了。”陈正泰遥指着木轨延伸的方向道:“北面二三十里,匠人和劳力们正在施工呢,这木轨,还未完全贯通,所以到了宣武站之后,便只能换乘马匹了。再走数百里,方可抵达朔方!这草原广袤,即便是千里,沿途也难有人烟补给,所以这最后的行程,只怕就没有在车中舒适了。”

    李世民笑道:“没关系,朕正想骑骑马,许久没有骑良驹,倒是生疏了。”

    陈正泰眼不眨,气不喘地道:“儿臣就是陛下的千里马啊。”

    张千在旁白了一眼,很有想吐槽的冲动。

    李世民听闻,则是大笑,他心情不错,初来这草原,见识这样的风光,可谓心旷神怡。又见识了这木轨,确实花销不小,不过此时方才知道陈正泰的用心,倒心里舒坦了!

    他随即道:“立马命人预备好马匹吧,我等继续北行。”

    “喏。”

    车站里…已有车马行和一些客栈了。

    这是提供给附近的牧人们用的。

    当然,此时还很简陋,毕竟……现在线路还未开通,并没有太多的商贾,看中这里的价值。

    而最令陈正泰欣慰的却是,这草原,乃是遂安公主的封地,此处的主人本为胡人,不过……毕竟胡人们是没有产权观念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