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理论上,理论上,这是一个十分好的建议,毕竟人人都痛恨中间商。

    可实际上,这里头的许多东西,都是想当然,因为大多数建言者根本就不专业,不过是胡说八道,怎么可能有朝廷大臣这般的老成谋国呢?

    这就要求,鸾阁有着能够辨明是非好坏的能力,要有很强的判断力。

    另外,诉说自己冤情的人,数之不尽,可人毕竟是有主观意识的,凭什么你说话就是真的呢?因而才需要大理寺和刑部,反复进行斟酌和审判,才可得出公正的结果。

    这又要求,鸾阁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如若不然,这不过是一纸空谈,贻笑大方而已。

    可以说,头版的内容,理论上看着很诱人,可实际上……这诸宰相们看到的却是……这根本不是一个切实可行的东西,而是一个打击报复的手段。

    譬如,伸冤……伸谁的冤屈?

    诸宰相们都有家人,也都有亲朋好友,若是有人状告宰相们亲朋好友,甚至直接状告宰相呢?

    这岂不就成了一柄柄的利刃,成为了鸾阁的武器?

    还有……新闻报……是否也可以成为这武器的一部分?这些冤屈,呈报入宫的同时,若是还公布于众呢?

    那么……朝廷多少的大臣,将可能要遭殃呢?

    要知道,宦海浮沉的大臣们,谁这辈子没有得罪一点人哪,倘若就是有人想要打击报复呢?

    架空三省六部。

    打击报复!

    这才是今日新闻报头版中的定性。

    可显然……头版是极具欺骗性的,因为它的字眼里,大多都是广开言路之类大臣挂在嘴边的用词,这意思是什么呢,你们不都是喜欢广开言路吗?好啊,我们鸾阁可以更广。

    房玄龄此时已经气的不轻。

    杜如晦则是忍不住道:“他们做不成的吧?”

    是啊,这头版中的事,看上去不过是个笑话而已。

    房玄龄却是犹豫再三之后,叹了口气,摇摇头道:“不,他们能做成,或者说,他们只要做成一部分,就足够了!杜相公,难道你现在还没看明白吗?鸾阁里……有高人指点,这个高人,眼光很毒,判断力惊人,便连老夫……也要甘拜下风啊!这样的奇人,让他去搜集天下人的表疏,而后分拣出一些有用的讯息,再呈到御前,那么对于陛下而言,这就不是玩笑了!与其听从大臣们的上奏,陛下又何尝不希望知道天下人的想法呢?”

    说到这里,房玄龄顿了顿,才又道:“还有,伸冤需要动用人力物力,可鸾阁最不缺的,其实就是人力物力!你也不想想,那陈家的家底到底有多厚,朝廷查陈家精瓷的功夫,只怕他们已将满朝文武的家事都查了个底朝天,而后呈送天子,或是登入新闻报中,引起天下哗然了。”

    “且他们这一手最精妙之处就在于,这极可能会引发朝中百官的人人自危。你想想看,谁能保证自己不被检举呢?试问谁没有几个仇敌呢?这势必会造成无数无端的猜测出来。”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弄法,其实就是凭空制造了两个朝廷,两个朝廷都对宫中负责,等于是二朝并立了。”

    房玄龄此时虽一肚子气,却也冷静地思考了这里头的重要关节。

    而他做出来的判断,立即得到了杜如晦的肯定。

    其实杜如晦也隐隐的觉得,这事……还真可能要成的。

    因为折腾出这事的人,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实在是个天才了!

    一个这样的天才,在鸾阁里出谋划策,处处都打在了三省的七寸上,再加上陈家的人力物力作为后盾,事情怎么可能不成呢?

    “那陛下……”此时,许敬宗心惊胆战起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