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万历二十五年二月,以杨方亨和沈惟敬为正负使的册封使团失败归来,带来了日本平秀吉帅兵大举再次侵朝的消息,大明朝廷上下由推卸责任之争后,又加入了再议东征之争。一时间朝廷上下热闹无比,而朱翊钧案头的奏疏,也每天都堆积的像小山一样。

    朱翊钧对着小山似的奏疏,即便是早有准备,可还是头疼不已。大明的现状,他心中清楚的很,国内的情况比第一次更糟糕,由于有些地方受灾后得不到及时的救助,小规模的造反此起彼伏,仅湖南一地,就不下二十次另外缅甸军在南方不断进攻,侵占了大明南方不少的土地,北方少数民族也因为同样遭灾而不断南下犯边……

    这就造成了“连岁用兵,国计频绌”,并且当初从朝鲜归来的南兵撤离时,因户部和内阁没有给足赏,再加上有些将官贪腐克扣,之后发生了士兵鼓噪被杀一千三百多人的重大事件所以此时“人心迄愤惋,故召募鲜有应者”

    当初刚收到士兵鼓噪哗乱的消息后,还没等朱翊钧“彻查事件”的圣旨下达,紧接着便传来了“已处理完毕”的“喜讯”。只是科道言官上奏的情况,与那个“喜讯”格格不入经过彻查,才发现不仅存在赏金不足的情况,更是存在有人克扣了这不足赏金的大半的恶行事件

    那些人为了抹去自己贪腐大量赏金的证据,把所有从朝鲜归来后,因为不满赏金太少而鼓噪的兵卒全部血腥的镇压了下去这些人在朝鲜出生入死、九死一生后,没想到因仅仅到手的那可以忽略不计的赏金而提出异议,便被屠杀了一千多人他们没有死在异国他乡,却在归国后,死在自己人手中……

    朱翊钧虽然知道后大怒,当即下旨把那些参与的将官全部诛杀,发放足额的饷金,并给予了冤死的兵卒以厚待,本以为事件可以平息了,谁知恶果如今显出来了——他下旨各地招募兵卒的布告,应者寥寥无几

    这虽然是一个坏消息,但还不至于让朱翊钧头疼,大不了下旨强征一些人入伍便是真正让他头疼的是,内阁和部院大臣中,除了石星等少数人还是一力主张坚决援朝抗倭外,剩下的大部分重臣都明着暗着反对再次劳民伤财的出征朝鲜

    朝中的厌战情绪也是异常强烈,侍郎周思敬上疏,提出朝鲜之役“劳敝中国”,倡不救朝鲜之说,很多大臣都附和这一观点,纷纷反对东征。

    当然,也有不少支持抗倭援朝的,像御史周孔教针对周思敬的上疏提出“盖朝鲜与辽东接壤,乃我卧榻之侧也”,“若关系国之存亡安危,不得言费”之言,这也是切合了石星的观点,让朱翊钧总算是有些安慰,至少这次不像国本之争,他并不算太孤立

    至此,朱翊钧倒是对石星的好感度大增,心中对他由之前“这是一个还算不错的实干官员”,转变为“这老臣还是有几把刷子的,不仅实干,而且还是很有长远眼光的能吏”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朱翊钧最终拍板,对于和谈失败的责任和处罚有了结果。

    作为和谈的发起人和主张者,兵部尚书石星被罢免了尚书的职务,罚俸一年但因众人皆知他大闹“内阁”的事情,知道了他之所以主张和谈,是想下一盘大棋,所以对于朱翊钧下旨让石星暂时梳理兵部的后续旨意,也就没有了太大的异议。

    作为和谈的坚决主张者,内阁首辅赵志皋被免去了首辅之位,不过还是内阁大学士,另外罚俸一年朱翊钧并没有任命新的首辅人选,如此一来,内阁又一次进入了暂无首辅的状态。

    作为和谈的坚决拥护者,内阁次辅张位也被罢去了次辅之位,保留内阁大学士,另罚俸一年天知道这是不是因为朱翊钧不满内阁在立储的问题上与自己作对,进而略施小惩呢?

    剩下的最后一个内阁大学士沈一贯也没有逃脱责罚,不过却轻了许多,只不过是罚俸半年了事。

    剩下的当初主张和谈的各部尚书侍郎等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责罚,但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